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457节 风云涌动 5
是那样的。如果蒋纬国告诉他们,德军有实力一下子俘虏几十万苏军(基辅战役),他们肯定是不相信的。不少国军高层认为,德苏战争将会是中日战争的翻版,日军侵华起初气势汹汹,但很快就萎靡不振,德军侵苏后也是一样,毕竟,苏联很像中国,德国也很像日本。既然日军会在中国战场上成为强弩之末,德军自然也可能在苏联战场上陷入苦战。

会议上,众国军巨头各抒己见、各执一词,展开激烈讨论。国军的对苏战策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复杂,共有两大前提在左右着国军,一是德军在战争初期的表现,二是苏联会不会下血本喂饱中国。因此,如果德军打得不顺,苏联又下血本喂饱中国,那国军自然没有必要参战;如果德军打得很顺,苏联又不愿意对中国割地求和,那国军肯定要参战了;如果德军打得不顺,苏联又不愿意对中国割地求和,或者德军打得很顺,苏联又愿意对中国割地求和,问题就来了:国军还要不要参战?若参战,又以多大的力度参战?

蒋纬国当然由始至终没打算跟日本人一起瓜分世界(主要是东方),若能狠狠地反咬日本人一口,他不介意黑吃黑,做一个“卑鄙小人”,加上这个因素后,问题就更加复杂了。

“出兵路线上,国军也问题颇多。”白崇禧打开一份亚洲地图,指点着道,“北亚和中亚两个方向,我军实力有限,无法两线出击,只能集中力量于一处或声东击西、一实一虚。从北亚出击的话,实在是大为不利。北亚虽大,但九成以上地区都是没有铁路公路的无人区,能进军的路线就是西伯利亚铁路干线,目前,国军已经占领安北(伊尔库茨克),若从安北一路向西打过去,尽是攻坚战,因为一路向西,铁路线上城镇较多,比较大的城市就有九个,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新库兹涅茨克、新西伯利亚、托木斯克、鄂木斯克、秋明、库尔干、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国军真的顺着铁路线一路向西打过去,难度极大,一来,后勤线长达万里,补给困难,二来,一系列战役都是城市攻坚战,国军重火力大大不如苏军,重炮、炮弹,都是苏军的几分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想拿下苏军重兵防御的城市,结果是可想而知,打不了几座城市,国军就要耗尽元气。苏军重火力大大地超过国军,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军守城,国军攻城,根本就没有胜算,第三,靠这种打一路的方式来攻城略地,本就是下下策。”他点起一根香烟,神色凝重,“远东战争中,国军之所以能拿下安北(伊尔库茨克),靠的只是长途奔袭,打了苏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现在,苏军已经加强了对我国的防御,我刚才说的九个城市都有苏军重兵严密防御。打其中一个,不但难以啃得动,还会吸引其余地区的苏军进行驰援,导致国军在打第一个城市时就陷入被动。我们都知道,北亚虽大,但却毫无回旋余地,北亚只有南部的狭窄带状地区是苏联的有效国土,中部和北部都是无人区,好像一个走廊,走廊两边都是墙壁。国军应该打蛇打七寸,而不是从蛇尾一路打到蛇头。就比如这个新西伯利亚,若国军从新疆出击,一下子拿下新西伯利亚,新西伯利亚以东的托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新库兹涅茨克虽然还在苏军手里,但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东西是我军,南面是我国领土,北面是辽阔无垠但荒凉苦寒的北亚,城内苏军除了等死或主动出击找死,别无第三条路。因此,国军若从蒙古省、北海省展开出击,等于从蛇尾一路打到蛇头,下下策,国军必须从新疆出击,打中亚,经中亚打北亚西部的重要枢纽城市,直接斩掉蛇头!对西伯利亚铁路干线上一系列被苏军占领的城市实施釜底抽薪!不过,苏联高层也不是傻子,如果我们向新疆大举增兵,他们就会识破我们的意图,我很担心这一点。”

“白总长别担心。”蒋纬国笑了笑,“我有办法可以对苏联人玩一手白衣渡江。”

“哦?”白崇禧惊奇地看了看蒋纬国,然后点点头,“如此就最好了。”

大战在即,国军在战略对策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摇摆不定,这倒并非国军高层优柔寡断,而是中国实在是本钱有限,苏联战争是一场庞大的战争,打赢了,中国必然会国力翻倍暴增,打输了或出什么意外,中国就要倾家荡产了,不得不慎而慎之。不过,战争已经如箭在弦了,超过250万德军在德军统帅部的精确部署下有条不紊地展开着集结,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参战德军无法全部集结到苏联边界处,因此参战德军大致上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进入罗马尼亚境内,准备直接攻击苏联,一部分集结于匈牙利、德国境内的原奥地利境内,准备作为第二梯队投入战争,还有一部分集结于德国东部的德波边界处,准备在战争爆发后通过波兰进入苏联境内,除此之外,还有约100万德军在德国西部严密把守,防备着法国、荷兰、比利时以及英国,这些部队基本上都是德军的二流部队或预备役部队。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成为德国仆从国的匈牙利、罗马尼亚、意大利、西班牙以及或决定加入或还未正式加入德国阵营的芬兰、波兰也都准备了大批部队,多者二三十万少者几万,但在战争初期都不会投入。这些国家的打算是不同的,匈牙利、罗马尼亚准备好了军队,但在战争初期不参战,是为了防止德军“打得不


状态提示:第457节 风云涌动 5--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