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攻约梁山>第180节我难道爱了个假国,下
一个大和尚走在一起,无意中听到他们对我朝的议论。”

农夫们气愤不解请教大和尚:“国朝如此富裕,养的兵将官员多得象河沙,武器装备充足强大,可为什么不但不能保护交税纳粮把心血和忠心全献给了国家的百姓,反而一味退让,让辽贼年年收着大宋贡俸还肆意进来烧杀抢掠我们?”

“大和尚说,这不奇怪。“

”大宋从立国就鼠目寸光小家子气,开国太祖当初领兵征服蜀中后就立河边划玉斧很满足地说,大宋江山至此就止。结果留下个大理国存在了下去,闹得弹丸小国在大宋南疆也是个隐患与威胁,更别说更贪婪无耻的安南了。北边呢,又止步于燕云南境,说是一定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可立国上百年了也无寸进之功,反而被辽人压制打得低头纳贡为小;更有西部区区荒蛮贫穷之地的党项小族划土称王建立夏国而宋不但无法剿灭,反而越打人家越强,又是低头纳贡。”

“举目看看,大宋周边是个国家就能拿大宋一把得到想要的种种好处。为何会如此?”

“宋王室从立根就是无胆无骨无远大胸襟气魄目标的。后面更是一代不如一代,皆是苟且富贵缩头京城安逸享乐的胆小软骨头。贪生怕死,胸无大志,视四面皆敌凶险危机皆不见,这是小富即安的小地主小商人作派,就不是皇室该有的素质。好不容易有个勤俭有志的仁宗皇帝,却限于能力和朝廷激烈内讧,只能死守疆土对外也毫无作为。宋就不是一个正经国家。它只是个历史过度的朝代,仍是儿王朝,实质是暂时代异族统治汉人为异族效劳的,必是个短命国,国祚不会长久。等异族被喂饱了,休养生息恢复了实力,汉人也缓过来了富裕了,值得大抢了,异族就会再打来统治汉人。宋的使命也就完结了。这个汉人王朝必会被异族轻易所灭。不信,诸位就好好活下去等着看看贫僧所言会不会应验。”

在赵佶震怒得脸都扭曲变形了中,赵公廉在奏折中又说:“我那时太年少不懂什么,但听了议论还是极度气愤不服。”

”我朝怎么就不能象汉唐那样纵横九万里了?“

”宋室仁宽治国,重士重商恤兵,金银散,人心聚,怎么就不能让大爱广布天下苍生让四方臣服万方奏乐了?“

”谁说我王就没有为江山盘点冷暖的大爱情义,没有驱敌万里的雄心和梦想?“

”我朝怎么就不能扫荡异族,了断风雨恩怨,让日月歌天地鼓,让丰功伟绩古今流传。赢得乾坤和百姓乐,最终迎来太平人间?“

“我不信我王就不能带领亿兆臣民开疆拓土涤荡异族于尸山血海中,不信不能驱赶蛮子仓皇远窜边荒大漠之外。”

”我不信。“

“为此我发奋读书习武,定要中举做官,帮助圣上富国强军化谣言误解一雪前耻。祖母也夸我有志气,是个好孩子,想做那就全力以赴去试试。我全家全庄也都受此激发了怒火斗志,拼命发展农商,既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增强抵御危险的能力努力,也为国家积攒些扬威天下的实力。大家都在全力支持我。”

“那时,我常想我朝有如此多的人口,如此发达的财力和文明,对外却如此憋屈,到底差的是什么?”

“慢慢的,我想明白了两点。”

”我朝不能支持长时间作战,不就是农业国效益低下,作战损耗比游牧民族太大,粮食产量太低总不够吃供不起?“

”那就想法改善耕种手段,提高产量,发明机械提高劳作速度,降低农耕劳苦困难程度,有能力种更多田地并精耕细作。同时,更重要的是,既然我们拥有的作物产量怎么努力也有限,那就千方百计引进异域拥有的那些高产宜种作物,改善农产品结构,既有产量又能丰富我国食物品种,最终全面提高农业效益,也提升了我朝臣民的身体素质。“

”所以,我家把创新验证了的耕作方法、发明的机械以及九死一生才冒险从海外弄来的优良作物廉价奉献天下。我请示陛下放我在京畿属县为官,冒着满朝众多诽议甚至刁难和凶险,搞农业革新示范,努力做的就是为了这个农业目标。“

”我朝军队总打不出去,只能被动固守,不就是缺合格的战马吗?“

”我家把抗辽获得的好马廉价卖给西军,配合陛下推动标准战马的繁殖饲养。等到我镇守沧北就冒险推行新马政。为的就是解决大宋缺马的要害软肋问题。“

”我和家人欣喜看到了大宋粮食再也不是问题了,看到缺马的窘迫也在迅速消失。我以为当初我的梦想可以实现了。付出的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可是,结果呢?“

”我家奉献的优良作物,本国还没怎么种,却被优先得到良种的达官贵人官僚士绅积极踊跃主动先奉献了敌国种得到处都是,让敌国先在农业上取得优势变得更强大起来。还美其名曰贫瘠的异族能吃饱了就没了需要和动力来抢大宋?“

”西军呢?”

“有了大量战马却战斗力不但没增强,更别说如虎添翼的翻倍,居然比以前更差了,不但没能打出去,反而固守都守不住了,动不动就被西夏和云州的辽寇打进来肆意杀我百姓抢走人口财物,让敌人有了更多善于耕作和制器的汉人奴隶效劳,祸害能力更加强大。最可笑的是,甚至整只西军一部十万大军都被人家消灭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败耻辱。“

”而我呢?“


状态提示:第180节我难道爱了个假国,下--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