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明舰队>第四十二章 军学官
小得多了,所以只有四座棱堡,在城墙的四个角落上各有一座棱堡。城墙和堡垒上,隐隐约约还留下了遭到清军炮火轰击的痕迹,很明显这座要塞经常遭到清军进攻。

虽然说张敬亭没当过兵,但看着这座要塞的布局,知道清军的反攻不过是白白送死罢了。毕竟在苏州等地,都有这样构造的城池。

之前清军在松江和苏州等地反扑的时候,张敬亭见过明军守城。看到攻城的清军像是被收割的稻谷一样一片片倒在城下,却连城的边都摸不到。所以他知道这种城堡的厉害。在这里当教书先生,其实还是比较安全的,清军几乎没可能攻破城堡。

进入城堡内。张敬亭受到了官兵们的热烈欢迎。但他来到这里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不是这里的第一位教书先生,在他前面还有一位名叫范骧的教书先生。

“范骧?”张敬亭听到这个名字大吃一惊。

身穿一身明军军官服饰的范骧出现在张敬亭面前,更是让他惊得目瞪口呆,半天嘴巴都无法合拢。震惊之余张敬亭才问道:“默庵先生?您一位贡生。怎么从军了?”

范骧面带笑容回答道:“本官乃军职人员,王爷弄了个新官职,叫军学官,现在我是担任这个职务。”

张敬亭感叹不止:范骧,字文白,号默庵,这可是一位海宁的大儒啊!范骧乃前朝贡生,在海宁和查继佐齐名。两人均受到明史案的牵连入狱。但据说查继佐因为有吴六奇作保,才被放了出来。看在同乡的面子上,查继佐让吴六奇把范骧也给保了出来。

但范骧也听到一些传闻。说其实明史案的告密者是那个假惺惺把自己救出来的查继佐!只不过目前没有证据。

其实张煌言、顾炎武等人也对这件事十分纳闷,或许查继佐真的是告密者,因为他的告密,使得大批江南士子惨死于清廷的屠刀之下。只是这个谜暂时没办法解开,当年海宁办案的几个捕快衙役都死于战火,真正掌握核心机密的朱国治又没抓住,目前没证据说查继佐是可耻的告密者。

可是范骧却已经在暗中认定是查继佐,因为他仔细考虑了一下问题,觉得疑点很多。吴六奇是一个铁杆汉j,虽然查家当年对他有帮助。但要是查继佐真牵涉到大案中,对清廷忠心耿耿的吴六奇可能帮查继佐吗?唯一的解释是,查继佐自己是告密者!

查继佐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后世某位著名小说家是他的后人。

张煌言苦于找不到证据。只能安慰范骧,倘若能找到证据,一定不会放过查继佐这个无耻的告密者!不过现在南海郡王要创办军学,需要教书先生,张煌言希望范骧能帮忙。

范骧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当上了军学官。

这军学官。完全是王新宇按照后世军队中政we一职来设置的,主要任务是给士卒们灌输对敌人的仇恨思想,对军队新招的新兵进行洗脑教育。

范骧当上军学官之后,他发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灌输对清廷的仇恨思想,对新兵洗脑,于是他很快喜欢上了这样的官职。因为范骧有许多好友在明史案中受到牵连,曾经坐在一起吟诗饮酒的好朋友,惨死在清廷屠刀之下。

“我要给他们报仇!这是我唯一的报仇方式!”范骧这样对自己说。

范骧在松江、海宁等地军营担任这一职务,教育出了一大批对大明忠心耿耿,对清廷恨之入骨的官兵。可以肯定一点,那些官兵今后到了战场上,每个人都能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哪怕是打到剩下最后一个人,也会抱住清兵,引爆身上的国姓瓶!

几个月前,清军向苏州反扑,一批经过范骧洗脑的士卒上了前线,结果变成了清军口中的疯子兵,成为清军最怕的一支力量。

范骧觉得自己躲在后方给人洗脑还远远不够,于是主动请缨,要求调往处于清军严重威胁之下的仁王山城堡当军学官。不仅仅如此,而且范骧还苦练枪法,前一段时间清军进攻吴兴,范骧还亲自进入棱堡内放枪,击毙了多名清兵。

听城堡内的军官说起了范骧传奇的故事,张敬亭更加惊呆,他从来没想过一个读书人居然能够鼓动成千上万官兵的心,还能亲自拿起武器上战场杀敌!

“想知道答案?”那名明军参将神秘兮兮的说道,“张先生您去听一下默庵先生的讲课,你什么都明白了!”

等到范骧讲课的时候,张敬亭特意去听他是怎么说的。

站在讲台上的范骧先是给士卒们讲故事,讲的是扬州城内一对恋人真心相的故事。这对恋人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双方家中父母也对彼此十分满意,给他们定下了亲事。这很明显是肯定会成婚的一对少年男女。可是范骧话题一转:清军来了!接下来发生了扬州十日!男的被杀,女的被清军抓走受尽****,最后自尽。

听完这个故事,所有的官兵们都沸腾起来,发出发自心底的怒吼声:“杀鞑子!杀鞑子!”

后面范骧又讲到少年英雄夏完淳的故事,当讲到夏完淳英勇义的时候,官兵们的眼睛都红了。当最后讲到洪承畴罪有应得,被砍下头颅做成京观的时候,所有人都拍手称快。

范骧还讲起了距离最近的江南三大案等故事,因为这些浙江士卒之中或多或少有远亲有朋友死于江南三大案,这故事听得他们义愤填膺。

“为什么我们华夏百姓会受尽苦难?是因为北面的伪朝廷!我们的华夏大地,被北面的妖魔重重


状态提示:第四十二章 军学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