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周扬抢着要刷碗。

程方圆随他,自己回屋子看书。

年初,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给广大学生打了一剂强心针,肯定了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地位,也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再一次拔高。

所以像程方圆这样的好学生就更努力了。

她看的书很杂,由于家庭背景熏陶,小时候学过俄语,大学主修英语,又有进体制内的打算,对时事政策就特别敏感。

周扬从书桌上捡起一摞报纸,也翻着看。

至于他媳妇腿上的那摞报纸,他没心思动,他外语水平不错,但要说能看懂他媳妇手里的专业期刊,无异于痴人说梦,一连串的专业名词看了就头大。

他看得速度快,一目十行,有目的的看,只找感兴趣的看。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从只言片语中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知青返城,就业压力陡增,国家肯定了小商贩、手工业者的劳动者身分,实行议购议销取代计划统销,市场的自由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松了一口气,他期盼的大时代终于来了。

未来的几十年,是咱们拳打日俄,脚踩英法的大时代,也不怪国人一直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样,历史足以证明,只要咱们步入正轨,第一是早晚的事。

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白了是组织动员能力的较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文明,完全有能力将数以亿计的国人凝聚到一起,这个庞大的机器一旦轰鸣一声,就是让世界震惊的效率。

他总算自信了点,出国,老子才不去,爱谁去谁去。

未来的三十年,国内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似他这种重生者大有作为,可以不客气的说,随便一样产品,只要在国内这个平台能活得下来,放到国际上也一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至于自己行不行的问题,他没考虑过,八十年代是一个遍地黄金的时代,摆摊就能发家,卖口服液都能成为亿万富翁。

个体户的社会地位虽然不高,但真金白银赚的盆满钵满。

真正做生意变得困难,是在97年下岗潮之后,一大批失业者一股脑的下海经商,竞争变得激烈,再加上市场越来越规范,能钻的空子越来越少,生意也就变得越来越难做。

程方圆看了一会,把腿伸到他肚子上,抻了个懒腰,问道:“你在看什么?”

把报纸放下,周扬说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程方圆说:“瞧你的样子可不像看见颜如玉和黄金屋的模样,皱眉苦脸的。”

他摇摇头,的确有些烦躁,脑子里的想法多如牛毛,似乎什么都可行,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准备好。

翻身,枕着程方圆的大腿,反手摸了两把,他说:“允许个体户存在了,我在想着能干点啥。”

程方圆说:“钱你又不缺,以你现在的身家,这辈子吃喝不愁了,还苦恼个什么劲,矫情。”

“媳妇儿,我为钱苦恼是为了让你和孩子以后不用为钱苦恼。”他叹气说道,也不多解释。

他手里有钱,现金就有十万之多,倒腾衣服的利润超乎他想象,怪不得孙疤子会眼红。

更不要说正在周转的资金,加上积存的货,仔细算清楚了,他现在的身家超过五十万。

拿此时的眼光来看,五十万已经是普通人几辈子难以企及的财富,可周扬知道,接下来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百万甚至千万富翁一茬一茬的冒出来。

更有甚者,他的这些身家不过是接下来几年煤老板一顿饭钱。

钱绝对不能攒着,要流动起来。

初步的打算还是从服装生意入手,这方面他有经验,有渠道,德四儿手底下的人也可堪大用,产业链算是初步搭上了。

就是小打小闹终究成不了规模,他打算开一家服装商场,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仔细琢磨着,程方圆下地打开录音机播放英语磁带,跟着练习口语。

这台录音机是程方圆的宝贝,也是家里目前最贵重的家用电器。

音色很差,带着刺啦刺啦的噪音,显然这盘磁带也不是原版。

atic磁带录影系统。五年后,又发布了全球第一台针对民用市场betax规格的sl-300,并一举成为全球的消费性电子影像大厂,成为了业界的标杆,这阶段国内也和人家的标准看齐。

周扬拧着眉,问道:“媳妇儿,你听没听过一种叫随身听的东西?”

程方圆摇头,“随身听,什么东西?”

周扬解释说:“这东西还有个外文名,叫做an,说白了就是小型化的录放机,能随身携带播放录音磁带。”

程方圆还是摇头,“没听说过,不过an这个名字挺有意思,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我们学校肯定有人用。”

的确,与华清重视外语不同,北外是专业的,如果随身听这种东西真出现了,北外肯定有人用。

反过来说,随身听还没有问世,不过也应该是今年的事儿,这种便于携带的随身听一经问世就风靡世界,引领了教育,娱乐,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的潮流。

他不甘心,这时候要是有一台电脑就好了。

也知道不现实,电脑现在可是个稀罕货,华清开了微机课,电脑也就那么几台,还优先被实验室用于更重要的科研计算工作。

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只能拿小纸板画上键盘的轮廓,在寝室练习“云打字”。


状态提示:100.先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