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车游记>第175章高家大院
/p>

“还有很大距离!”吴雅狡黠一笑,语气里难掩兴奋。

这不是吴雅在自大,而是她的的确确有这份自信。

从高中开始,她便把一切可用时间都投入到了音乐当中,而且在那么多的乐器里,她疯狂的迷上了吉他,且一发不可收拾。

京城大妞儿都有的那股子倔劲儿,加上她本就不低的天赋,很快便让她甩开了很多同行的歌手。

至少在京城民谣的圈儿里,她已经没有什么敌手,至于摇滚圈儿,她自信也可以排到前列。

很快,女孩的演奏结束了,轮到了吴雅。

此时那些民谣歌手除了住的相对较远的,也都陆续赶到了现场。

吴雅本打算演奏加州旅馆,但想了想还是选择了a小调轮旋曲,这首被布里姆称作史上最难演奏的吉他曲。

对于普通的围观者而言,这样的对决是不精彩的,因为没有歌词。

但对那些常年玩吉他的歌手而言,吴雅的弹奏结束,也宣告了他们所有人的失败。

他们中不乏有人可以完整的弹奏这曲子,但却罕有能够把这首曲子弹得如此顺畅的人。

“我真的要走了,肚子实在太饿!”吴雅把吉他还给了年轻女孩,然后带着江北挤出了人群。

只留给一干人两个背影,渐渐消失在街角。

年轻女孩耸了耸肩,对刚赶到的朋友们说道:“你们也听到了,是她饿了……”

那些歌手们沮丧的同时,不忘对年轻女孩调侃道:“别说话,肯定是你又显摆你的摇滚范儿吧?不然人家怎么可能把a小调都拿出来了?这次服了没有?”

“是是是,她厉害!”年轻女孩气呼呼的坐在了吴雅之前做的台阶上,看着已经逐渐散去的围观群众,她有些郁闷。

同样都是女的,怎么吴雅就那么厉害?而她又明明那么厉害,为什么却突然就走了?

这个问题,江北也有,并且已经当这吴雅的面问了出来。

吴雅的回答很简单也很真实:“大叔,你没看到吗,他们来了那么多的人,如果每个都要比试一下,我们两个今天就不用走啦!再说,我是真的饿了!”

江北恍然大悟,看来吴大小姐还是很机智的嘛……

去往回民街的路上,江北和吴雅选择了步行,一边聊着吴雅的音乐,一边走着。

未到回民街,他们竟是先走到了西仓花鸟市场,在江北花了两个街边小摊肉夹馍的代价下,吴雅同意了江北进去逛逛的提议。

江北之所以非要进来,还是因为他曾爱不释手的一本书,贾平凹的《废都》。

贾平凹是这么描述西仓的:“那里是一个诺大的民间交易市场,主要营生是家养动物、珍禽花鸟鱼虫,还包括器皿盛具,饲养辅品之类。赶场的男女老幼及闲人游皮趋之若鹜,挎包摇篮,户限为穿,使几百米长的场地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好一个热闹繁华。”

当时江北还在饶河小城,对这等繁华城市中的烟火气,十分向往,如今走到眼前,自然不愿错过。

据说明朝时,这里曾是国家粮仓,到了明末清初则逐渐形成了花鸟市场。

到了上个世纪末,随着鸟市的兴起,每逢周四、周日集市,各行各业的小商小贩也来凑热闹。

除了西仓东南西北四条巷子,教场门和劳武巷也成了他们的聚集地。

就这次所有去到的地方里,江北觉得西仓大概是烟火气最浓的一处,比人声鼎沸却多是外地游客的回民街重的多。

花鸟鱼虫兽、蔬菜瓜果或是古玩药材,什么稀奇古怪的都可以在这里看见。

两人的时候还遇到了一位老兄把车开了进来。这下热闹了,早挤得密不透风的人群啊摊贩啊开始混乱。

西仓市场里的老人儿们便开始操着西安口音充当临时交警。

“弄撒尼啊,咋开这儿!”

“端走(往前直走)端走,大家让让”

经过好一番乾坤大挪移般的折腾,莽撞闯入的车终于驶出,拥堵的集市也很快恢复。

江北看着眼前的景象,露出了放松的笑容。

西仓档子是西安市井文化的一个标本。

柴米油盐酱醋茶,似乎将整个老西安都浓缩到了一处。

离开前,吴雅本打算买一尾鱼,但又怕巧克力那货“狩猎”,最后犹犹豫豫一下还是作罢。

回到回民街,江北和吴雅找了处藏在胡同里的涮串馆子,吴雅又当爹又当妈的一边喂着江北,一边自己吃。

半个小时之后,江北心满意足,吴雅则累的不成样子。

出了餐厅,两人又在回民街逛了一会,只这一会便又有了意外的收获。

一处挂着高家大院牌子的古楼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高家大院是藏在喧闹的回民街里一个官宦人家的宅院。

北院门144号,如果不是江北细心,或许就会错过。

一进院子,大红灯笼立马引起了江北的注意。

虽然他一直认为夜里大红灯笼亮起的大院更有感觉,不过此时到没有那么多要求,只想着随便逛逛。

据说,这个大院的主人是清朝榜眼高岳崧。

院子南北三个跨院有书房、私塾、宗祠和主人们的房间等。

历经百年沧桑,它是西安市保护最完整的民居院落之一,精妙的建筑设计里包含着美学、民俗学、建筑学、历史学等种种文化内涵,可以算是中国古代家宅文化的一座博物馆。

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院子里的那一方


状态提示:第175章高家大院--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