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盛唐开始于南海>第一百零五章 武德中秋之战(十五)

斥候们传回来的消息和河谷方向的大爆炸都证明那里就是一个陷阱。/p

一个针对突厥大军的夺命陷阱。/p

可事到如今,颉力已经没有后悔的机会了,他不再去想如何包围长安城,转而思考如何冲出唐军的包围圈。/p

他其实只有通过河谷通道离开这一条路。/p

他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和手下过来,给他们分析了战场局势,要求他们配合自己,全军出击,不计代价的打通河谷通道!/p

听闻此言,众人的反应不一,有人眉头紧锁,有人左顾右盼,还有人眼珠乱转。/p

看着这种情况,颉力知道不能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p

“都回去点齐兵马,唐军刚刚胜利,一定以为我们怕了他们的武器。”/p

颉力决定快刀斩乱麻,直接下令道:“我们二十万骑兵一次性全部压上,河谷里的唐军最多不过五万人,那种会爆炸的武器不会太多,只要我们不停的攻击,肯定能冲过去!”/p

“传令,半个时辰后全军向谷口同时进攻!”/p

“执失部为先锋,本汗亲自率领狼骑卫冲阵,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p

颉力也是豁出去了,他的嫡系不出战,各部就会开始扯皮,他必须马上出击才能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p

众人见颉力都把自己的家底拿出来了,自然不再纠结,陆续离开大帐前去准备。/p

河谷阵地的唐军看着突厥残兵狼狈逃离的身影,一脸的不敢相信。/p

“战斗……这就结束了?”/p

军士们面面相觑,露出一副你看我是不是在做梦的表情。/p

李二没想到云浩布置的这个炸药阵竟然如此强悍,一场爆炸不但让五万的突厥骑兵伤亡过半,还把残兵吓跑了!/p

清点了一下损失,只有百十个人被爆炸的余bō_bō及到而受伤,其他的损失一点都没有!/p

步枪手只打了三轮九发子弹,弩手只来得及射出三箭,其他的士兵动都没动一下,连作为重要打击火力的一千枚架设好的火箭弹都没来得及发射。/p

严烟一脸的无辜。/p

她表示:人家真的是让大爆炸给吓到了嘛,忘记命令发射火箭弹了而已……/p

李二第一时间让人修补断掉的铁丝网,这东西确实好用,对付骑兵是个利器,突厥人肯定还要进攻这里,他哪能舍弃这样的好东西?/p

此时太阳已经西斜,民夫和一些新兵开始打扫战场,正当他们吐的死去活来的时候,飞艇上再次飘下挂着彩绸的小铁罐。/p

“颉力是不是疯了,都这个时候了还要全军出击,他就不怕走夜路把马脚崴了?”/p

唐军将领对颉力的行为很不理解,骑兵在这个时候发动攻击可是犯了大忌的。/p

这个时代的道路状况和后世到处都是平坦宽阔的马路可不同,路面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有的地方还有很深的积水,就算是有月光也避免不了马匹受伤。/p

没了马的骑兵还叫骑兵?/p

骑兵夜间攻击的行为可谓性价比极低,稍有常识的人都不会这么干的。/p

“老夫倒是很佩服颉力的果断。”/p

李靖一手捻着胡须,一手背在身后,老神在在地说道:“战场的局势已经很明朗,颉力明白一旦突厥大军被围困,我军的军力势必全力向这里集中,包围圈的力量会越来越强,而且后勤物资的消耗会拖垮大军,到时候他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了,与其看着包围自己的兵力越来越多,还不如拼死一博,只要冲出包围圈,敌我局势会马上反转,那时的主动权就又会回到他的手里。”/p

“药师此言有理!”/p

李二的想法和李靖差不多,他严肃道:“决战到来,我们绝不能让突厥大军跑出去!”/p

“传令,按之前的部署进行防御,不让一个敌人踏上我方的阵地!”/p

随着李二命令的传达,唐军再次动起来,随时准备向突厥人攻击。/p

严烟回到了那段陡崖上,她的任务就是把一千枚火箭弹倾斜到敌人头上。/p

……/p

突厥大军在太阳将要落山时,到达了谷口地区。/p

没有耽搁时间,执失思力带着部众直冲唐军阵地。/p

颉力带着狼骑跟在他的后面,再后面是其他各部族的人,最后是回纥、同罗两部的残兵。/p

原本颉力是不想管他们的,这些吓破胆的家伙只会碍事,但为了显示自己的胸怀,又不能明说放弃他们,就让他们跟在最后面,免得添乱。/p

二十万骑兵的动静大的惊人,如果是炸药阵的爆炸制造了一次轻微的地震,那这二十多万骑兵制造的就是连续不断的地动。/p

散落在地面上的小石头不停的颤动起来,两旁的陡崖上的黄土窸窸窣窣的掉落下来。/p

“发射!”/p

严烟见敌人进入射程,一声清脆呐喊传到了火箭弹的发射阵地。/p

一千枚火箭弹分为了单独串联的二十组。/p

发射组的二十人听到命令,将提前调整好角度的火箭弹的引线点燃。/p

“咻咻——”/p

“咻咻——”/p

……/p

二十组火箭弹几乎同时开始离开发射架。/p

一组五十发全部发射出去只要半分钟的时间。/p

短短半分钟,一千道流星出现在天空,旋即一头向地面砸落。/p

由于距离还不到两里,火箭弹的准确性很高,几乎没有偏离的全部砸到了突厥骑兵的队伍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五章 武德中秋之战(十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