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首辅大人有妖气>第五十七章 配不上

很快,魏行贞和狄扬一道从屋中折返。

冯嫣也从自己的思绪中回神,然而望着魏行贞怀中抱着的琴,她又微微怔住了。

这古琴的琴面黑红相间,其间梅花断纹与蛇腹断纹相互交织,龙池上方有篆书雕刻,只是晃动之中看不清具体字样。

冯嫣上前,“等等……”

魏行贞停步。

她终于看清了,上面刻着“独幽”二字。

冯嫣屏息,半晌才道,“这……这是独幽七弦?”

狄扬点了点头,“正是。”

“这样好的琴,为什么要收起来?”

狄扬轻叹一声,“正因为是好琴,才要收起来,免得贺公睹物思人,凭添愁绪。”

“……能让我好好看看这琴吗?”

狄扬有些意外,“当然可以……公子请。”

……

三人重返室内,魏行贞小心地将独幽琴重新放在了琴案上,冯嫣跪坐其前,再一次屏住了呼吸。

世传独幽琴有两架,一架凤嗉式,一架灵机式——这两架古琴,均出自一千二百年前竟陵郡的妙微道人之手。

他制的古琴大都身长三尺六寸五分,宽象征一年的岁日;琴宽六寸,寓意**;琴厚两寸,比自天地阴阳之气;琴面上,共十三个琴徽,乃指寻常十二月与闰月。

妙微道人是竟陵乐派的开创者,在琴艺上造诣极高,可惜天妒英才,在二十六岁时便因病去世了。

临终前,也不知道为什么,妙微在自己的山居放了把火,将自己羸弱的病躯连同他亲手制作的十三把古琴全部付之一炬。

虽然时人奋力抢救,那场大火还是烧了三天三夜。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火灭之后,人们在余烬之中发现了两架完好无损的“独幽”——浴火之后,两架木琴非但没有化为焦炭,反而像是被镀上一层水波似的清漆。

独幽之名,从此声名大噪。

千百年间,两架独幽辗转多人之手,始终被有缘人悉心保存,直到前楚覆灭,大周建国。

在那场连绵七十年的天下动乱之中,两架独幽也从此销声匿迹。

再后来,贺家寻得了其中的一架——那正是贺夔在洛水边弹奏并砸毁的灵机式。

冯嫣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此生竟有缘见到另一架凤嗉式。

“我记得《潜确居》里说,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

她的手轻轻抚过琴板,心中近乎沸腾——

琴面上的梅花断纹,是断纹之中的最古;

梅花断中,又有横截其面一寸或半寸的纹路——那是蛇腹断;

边沿处,纹路圆大,如浪如麟——是龙纹断;

且方才匆匆一瞥,琴背上还有细如千百发丝的牛毛断……

冯嫣抬头,轻声开口,“这难道……难道是真品?”

魏行贞平静地点了点头。

见冯嫣在这件事上竟也如此激动而克制,近旁的狄扬忍不住莞尔,顿时也生出几分知己之感。

“我第一次见到这琴,也和公子一个反应。”狄扬望着琴叹道,“当年贺公在洛水边摔琴之时,我尚且年幼,那架灵机式的独幽,我是再见不到了……没想到竟能在魏大人这儿遇到另一架凤嗉式,实乃三生有幸。”

冯嫣没有说话。

对着眼前跨越千年的旧物,她忽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慨,仿佛与那位传闻中的妙微道人在交错的时空中重逢。

妙微道人的琴曲大都在写山水,但又不局限于一山一水,琴声往往从静处起势,而后石破天惊,风云交汇。

冯嫣记得,从前学琴的时候,她的师傅常常说,竟陵派的琴曲是有厚度的,幼时冯嫣不懂这句话,后来慢慢咂摸出了味道。

妙微道人琴声中的山水之所以与其他人不同,是因为他的弦上有沧海桑田的气概。他的乐声里全是想象,想象延绵不绝的山峦经历千百年间的风雨,想象烈日骄阳,雷鸣电闪,想象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所谓的厚度,就是“时间”。

妙微之后,很少再有琴师能以这样的气概来弹琴了,

竟陵乐派也早已凋零,但偶尔还是有人——譬如说教授冯嫣琵琶的师傅,会被这样的古仁人吸引,忍不住向自己年轻的学生一再夸赞。

“真好。”冯嫣忍不住叹了一声。

“我原先每每想起贺公洛水摔琴,都觉得有些可惜,但后来又慢慢明白了一些,若是已经失了这世上的知音,便是有再好的琴作陪,也没有什么意义。”狄扬轻声道,“这样想想,也便能理解了。”

“也未必是因为少知音。”魏行贞轻声道。

狄扬看向魏行贞,“魏大人觉得是什么原因?”

“因为这样的世道根本配不上妙微的琴,”魏行贞低声道,“与其让独幽继续存于世间,不断辗转于他人之手,不如摔了干净。”

一道撞击声从几人近旁传来——三人循声而望,见一皓首老翁斜斜地靠在门栏上。

狄扬一怔,“贺公。”

冯嫣也站起了身,她站在魏行贞与狄扬的身后,小心地打量着眼前人的模样。

贺夔老了。

他的模样与冯嫣想象中的相去甚远。

虽然贺夔今年才刚刚过了五十四,但老如树皮的脸和枯朽的十指,看起来与古稀之年的老人别无二致。

他身型干瘦,弯腰驼背,耷拉着老皮的脸上挺着一个线条硬朗的大鼻子。他面如死灰,可脸颊和鼻尖却都是红的,可能是因为醉酒,也可能是因


状态提示:第五十七章 配不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