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一九八一年>第六百九十六章:只看事实

“做梦?”

“是啊,我梦到穿过‘六一堂’去找你,那里黑咕隆咚的,我害怕,跑呀跑,然后就被你的电话吵醒了。”

又是将要欠感情债的前奏,黄瀚流汗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才好。

电话里传来歌声,是英文歌,是《别入心,会乱》的旋律,韵味十足赏心悦目。

“太美了,真好听!”黄瀚由衷赞美道。

“唉!只能算凑合吧!还是中文“别入心,会乱!别哭泣,谁看!”言简意赅充满诗情画意!”

“这是当然,中文的意境和表达事物的准确性岂是英文能够媲,这个创意真是绝了!”

“你认为很好?”

“肯定好,国内不是时髦中文歌里夹杂几句英文么!欧美为何不可以时髦英文歌里来上一小段中文?”

“咯咯……,国情不同,崇洋媚外的是我们华人,中文歌里夹杂英文大多数是台湾、香港的作品。”

“别啊!我们仅仅是经济条件暂时落后,我们的文化底蕴哪里是美国这个在唐宋时期连历史都没有的能够相提并论?”

“唉!你总是这么自信!”

“当然,因为我有民族荣誉感,美国不管多么有钱,我都打心眼里鄙视。

因为他们没有历史底蕴,祖先绝大多数是被流放的罪犯!

所以他们一开口就是我们不看历史,只看事实!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历史太不堪了。”

“咯咯……,听你吹牛是最大的享受。”

“信不信由你!我认为你的这首夹杂了一小段中文的新歌一定能够火爆欧美!”

“你说了又不算!”

“等着瞧!”

“这首歌包括我创作的几首新歌在春假期间已经录好专辑了,三月底推出,我会在第一时间给你寄磁带。”

“怪不得一个多月都没打电话,原来是忙着创作出专辑呀!”

“这段时间是有点忙。压力也蛮大的!”

“理解理解,看来找代理入日本股市的事儿没办喽!”

“这哪有可能拖?出专辑赚的那点钱哪能跟‘未来战士’看好的股市比?”

“你的意思是?”

“我们公司现在能够调用四千多万美金,全部换成日元入市了,而且是购买我指令的十支股票,我这回很听话,只加了四倍杠杆。”

“对对!不是你亲自操盘加四倍杠杆比较稳妥。”

“你的意思是我亲自操盘可以加更多?”

“不可以这样理解,各股表现不同,你是专业人士,那支股加两倍、那支股加八倍肯定随行就市啊!但是要万万记得那个时间节点。”

在电话里,黄瀚不可能说出具体日期,防止惹火烧身。

“我明白,忘不了。”沈晓蓉聪明着呢,更加不会说,她都特意在我们后面加上公司两个字就可见多谨慎。

她是金融和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给华尔街的证券公司、投资公司打工纯属正常,监管电话的人应该不会去联想这么多美金是谁的。

“你现在事儿很多,要注意劳逸结合。”

“放心吧,我现在舒服多了,有秦招娣陪着我,天天有现成的吃。

这都是因为你出了个好主意,要不然我和小姨根本想不到,我应该说声谢谢呢!”

想来应该是秦小妹跟着秦淑洁,秦招娣照顾沈晓蓉的饮食起居,有这个特种兵成天陪着沈晓蓉,黄瀚真心高兴。

秦淑洁接下来还会再收几个退伍特种女兵,她和沈晓蓉身边有两个保镖更加稳妥。

黄瀚道:“我俩之间用得着说这个?”

“确实用不着!你现在的功课应该很紧张吧?”

“唉!拿你那边肯定不好比,同学们一天能够睡六七个小时都是幸福!”

“咯咯……,该,谁让你不来美国读大学?”

“有得就有失,没有什么事能够两全其美。”

“嗯!越长大越有这样的体会,此事古难全么。”

“哟!大彻大悟了。”

“没办法,人总是要成长的。我计划暑假去日本亲自操盘,准备在八月份回国一趟。”

“回来了我去看你。”

“不用,还是我去看你吧!我还想看看邱老师、张春梅呢!”

……

再上春晚的黄道舟名利双收,春节前发行的以主打歌《从头再来》命名的专辑居然买出了五百万盒的天量。

新书《剑出吕梁》更是火爆得无与伦比,一版三百万册销售一空后又再版三百万。

销量大得出奇那是有原因的,因为《剑出吕梁》不浮夸,描写了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还有点暴脾气的**人。

太多老革命在主角李云彪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回忆起峥嵘岁月,代入感太强了。

以至于他们纷纷写书评和读后感给主流报纸投稿。

能写文章的老革命都是老干部无一例外,他们中有不少属于党内元老,他们的文章可遇不可求,报社当然在第一时间刊登。

于是乎,本来就火的《剑出吕梁》简直是火上浇油,大有创造新销售记录的势头。

只不过原记录也是轮峰回笔的作品《一九八一年》保持的。

《剑出吕梁》大火的同时,又带动了一波《一九八一年》的销量。

“全力企业”老总黄道舟的传奇人生成为了街谈巷议的话题,太多大妈迷上了黄道舟成为了他的歌迷。

有些大妈以前从来不买、不看,但是因为有了黄道舟,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开始看《一九八一


状态提示:第六百九十六章:只看事实--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