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猎杀1894>第175章 进驻格尔奇

跑散的骑兵于寒没有顾及,他得挡着这些人不要从正面经过即可。

眼见几个骑兵排成一列冲了过来,他将步枪往马鞍上一挂,双手各多了一支自动手枪。

砰砰砰——

近距离下,手枪的射速和移动比步枪快了很多,又是十五发弹容量,加上精准的枪法,竟将瓮河变成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三十发子弹打光后,河中多了几十具浮尸,没有中枪的也纷纷奔向了下游。

于寒从马上跳落下来,取出一挺装好弹链的马克沁就开了火。

哒哒哒——

今夜令俄军闻风丧胆的咆哮声再次响起,血雾和碎肉从俄军后背飞起,残肢断臂、碎骨断肠飘洒而落。

弹链打空后,河中已经不见了活人,于寒重新装好弹链后收起机枪,心里稍稍有些遗憾,这些家伙果然没有节操,想当初倭军多勇敢?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死战不退。

重新打开系统提示音,发现已经消停了,说明那边的战斗已经结束。

于寒将电台取出,凑巧的是,马上收到了电文,那边消灭了五百一十三人,俘获二十二人,刚才逃了二十来个,回去路上应该再没有敌人了。

他简短地将这边情况告知后,会合了卓娅等人重新启程。也许是经历了两次类似的场面,一帮女人并没有被河中的惨相吓着,还忙活着收拢马匹。

再次获得了几十匹马,于寒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离格尔奇镇二十多里时,于寒遇到了前来接应的郑永时和隔古达木,以及整整一个骑兵营。

这下于寒省事多了,一大帮汉子接过了赶马的差事,不少人认出了熟识的人,顿时拥在一起放声痛哭。

见这些人大多相识,于寒就更放心了。要以为这些家伙都是好人,他就是三岁小孩了。

一帮人热热闹闹地赶路,时间过得顿时快了很多,黎明时分,终于回到了格尔奇镇。

看着镇外巨大的坟包,托娅第一个跳落马下,伏地痛哭起来,后面的女人也纷纷啜泣不已,连一帮粗汉子也悄悄地抹着眼泪。

一大帮人归来的动静马上惊动了其他人,听说于寒解救回几十个女人,军中所有索伦旗的汉子都跑来寻找自己的家人。

“赛罕!赛罕在吗?我是巴特尔!”

“萨日娜!你在哪?我是布和啊!”

找到亲人的欢呼雀跃、欣喜不已,没找到的黯然神伤、痛哭流涕。

乌鲁不知何故,既没有呼喊亲人,也没有上前寻找,只是背过身暗自流泪;正悲戚间,一个轻柔的小手轻轻拍在他的左臂。他回头一看,是个年约三十左右、个子高挑、模样清秀的女人,和他一样,满脸都是哀伤之色。

“托娅?你是托娅?你还活着?”乌鲁激动地抓住了对方的手。只是轻轻用力,托娅便一头扎入了怀中。

“乌鲁,我还活着。呜呜……”

如果将此刻画面拍摄下来,便是一幕鲜活的人生悲喜剧。

所有获救的女人都有了着落,无论以前是否是一家人,遭逢大变之后,唯有抱团取暖才有活下去的勇气。渔民农女:世子诱妻

于寒庄重回礼后,面色一肃:“立正!”

几人条件反射般站成一排打立正。

“现在交给你们每人一个任务!”

几人伸长了耳朵等下文,就见于寒一板一眼地说道:“向后转!稍息,立正!目标,各自营房或岗位,跑步前进!”

打发走了几人,于寒心里舒了口气,从现在起,骑三团不再仅将他看成金主,而是真心实意地认可了他这个指挥官。有了第一个,其他三个团也就不远了。

第三天,即四月九日,格尔奇镇的重建开始了。

先清理了烧毁的废墟,又开始挖掘、夯筑地基,于寒找了个机会,将大量的钢筋、水泥、沙子、料石、脚手架以及简易起重装置出,放在了镇中的空旷处。水泥、石头、沙子怎么来的?有精炼器在手,靠山吃山呗。

热火朝天的场面吸引了不少人,有人看到这些穿着“洋军装”的汉子们中有熟人,便找机会过来询问,这才知道了大概。

于寒见此,索性让人到索伦旗及周边传话,招收大量的工匠,每人每天一百文工钱,管午饭,这下涌来了不少人,修筑的进度顿时快了很多。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高兴,索伦旗旗主就慌了,带了几个随从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问究竟。

于寒信誓旦旦地保证,只在此地驻防,绝不损害他的利益,旗主半信半疑下离开了。

前天晚上那场伏击战时间不长,但动静非常大,又是步枪又是火枪,还有“横空出世”的照明弹,远在几十里外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心惊胆战,自然有有心人记在心里,又有意打听,就这样传了出去。

消息传到了齐齐哈尔,接任黑龙江将军的恩泽此时身体已虚弱不堪,听到这个消息后忧心忡忡,遂派幕僚前往格尔奇镇察看究竟。

使者先是拜访了索伦旗旗主,了解了大概,又邀请后者引荐,在格尔奇镇与于寒见了面。

一番商谈下来,双方都有了满意的结果。

黑龙江将军府默认骑三团在此驻扎,以及就近购买物资,但于寒不得滋扰地方,如果沙俄犯境,必须施以援手。

使者离开时,带走了两千支莫辛纳甘步枪及几十万发子弹,于寒则换到了大量的粮食。

格尔旗镇还得修建一阵子,但规划得比原先大了好几倍,首先修建的


状态提示:第175章 进驻格尔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