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猎杀1894>第173章 张网以待;趁虚袭营

看到“不知所踪”这四个字,于寒有些不满,但想到骑兵本来就难以追踪,也就释然了。

命令情报人员继续打探后,于寒便在帐篷中睡下。好在已经到四月了,如此换成公历,就是5月份,虽然到了北方边界处,晚上还有些冷,但比他第一次北上时要暖和多了。

习惯性地打开探察术,几个红、白重合的光点悄悄地接近,于寒正打算派人捉拿,就见这些人悄悄地退走了,到了几里外后加速逃离,是敌人的探子无疑,自始至终没有发出大的声响,估计是包住了马蹄。

于寒心中一动,悄悄出了帐篷,将郑永时、乌鲁叫到了一起。

于寒将发现的端倪说了后,乌鲁有些懵头:“大人,你不是休息了吗?是怎么发现的?外面的哨兵都没发觉啊!”

郑永时对于寒的信任是无条件的,他说道:“乌鲁团长,大人有他的办法,咱们就不要问了。”

乌鲁也不是一根筋,他点头道:“大人见谅,我不该质疑你。”

于寒摆手道:“你也没错,很多事不可思议,但却真实无比,你说对吧?”

乌鲁一听这么高大上,顿时对于寒产生了一种神秘感,他这下信了:“大人,既然这样,我再将哨兵增加一倍,不,两倍,再让大家做好准备。”

于寒说道:“是要做准备,增加暗哨,把明哨都撤了,找几个木桩子披上衣服做做样子;

我先出去追踪,如果属实,我和郑排长联络,告诉你们对方身份、人数和武器;

乌鲁,把弟兄们都悄悄叫起来,让大家做好准备;

等我的消息传回,把弟兄们撤到营寨外面,马打嚼子人衔枚,别暴露位置;

营寨里多布绊马索、铁蒺藜,时间允许的话,挖些陷马坑,碗口大小、半尺深就行;

派一个营绕到他们的后路,郑排长,到时候你也去,他们不来便罢,要是来了,给他们来个围三阙一。”

乌鲁不懂什么围三阙一,但时间紧迫,他不敢耽搁,立刻出去通知各营了。

于寒立刻跨马出了营寨,顺着红点消失的方向追踪过去。他的视力在黑夜中犹如白昼,不用打马灯,马蹄也用棉布包裹起来,只发出沉闷的声响。

从岛国回来后,于寒陆续地消耗掉大部分经验值,升到了67级,依然留了一次升级机会以防万一,现在经验值为92000/155693;

别看当时祸害了几十万倭人,经验值攒了七十多万,还真还够升几级的。不过他又往感知值上加了些,现在力量、敏捷为129,感知成了226,探察距地比以前208的时候拌加了540米,也就是一里多远,总距离达到了6780米。多一点,也多一分先机。

说了这么多,一个是填下坑,二是说明,没等敌人听到沉闷的马蹄声,于寒早发现对方了。

这一带可不是平坦的草原上或平原,而是起伏不定的山林丘陵地带,好在单骑通过没有问题,所以于寒的马速仅比平常慢了一点。

但对方可没有于寒的夜视能力,速度慢了一大截,否则黑漆漆的绊上一下子就杯具了,指不定摔到哪里呢。

这样的结果就是,于寒追踪了不到一小时后便探察到了两个红点,还在不疾不徐地赶路,看样子对方的主力离骑三团驻地很远,恐怕是听人说起后才来探察的,而且主力那边不清楚此事,这两个家伙肯定回去邀功了。

于寒冷笑一声,继续追赶着,双方相距两公里多时,他保持与对方同步,又不会跟丢。

又一刻钟后,一片密密麻麻的红点、白点映入探察术光屏中,那两个红点也放慢了速度。

对方的主力就在这里了。于寒又用探察术确认了对方的位置,在距此地两公里外、瓮河河谷口附近的山岰中,是个背风向阳、取水便利的好地方。日常灵空地域

砰砰砰——

炒豆般的枪声在山岰中回荡,俄军接二连三地倒下。

于寒突然头皮一紧,闪电般蹿出十来米远。

砰!

一颗子弹带着丝丝火光穿过于寒愿先的位置,于寒抬手一枪,将打黑枪的俄军爆头。

探察术下再没有红点,于寒这才开始收拾战利品。

一百来柄恰克骑兵刀及匕首、三百多匹顿河马、几支m1895左轮;

几十辆马车,近万斤粮食,各种酒类达两千斤,有皮囊装的、瓶装的,还有坛子装的;各种金银、金币、卢布折合约十万银元;还增加了1300点经验值。

各式武器、钱财、酒水、粮食、马车打包收入物品栏,于寒要带走的就剩下三百来匹马,这有点难度。

对了,那些女人,于寒差点就忘了。

于寒刚返回那个毡帐,一群女人马上跪倒在地,一个三十左右的女人抽咽地说道:“谢谢这位英雄救命之恩!请英雄带我们走吧!”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于寒这才仔细打量起这群女人,说话的这个年龄最大,最小的不超过十五岁,一个个都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了,原先的衣服早没了影,现在仅有几个穿着剥下来的俄军衣服,剩下的赤着身子缩在后面,有的偷偷探头打量着于寒。

即使已经灭了一百来个俄军,于寒仍然有些余怒未消。

那个女人答道:“我叫托娅,我们大多是索伦旗格尔奇镇的,还有一些小部落的,都是被他们抢来的。”

于寒说道:“起来说话吧,在我面前不用跪。你们都还能走吗?”他没想到还能救回来一部分


状态提示:第173章 张网以待;趁虚袭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