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砒霜>第三百五十章:擂鼓战金山
一千多人,乘皮艇顺流而下,只用了五个多小时,就到达金山脚下。而另一路在陆上行进的鬼子,最快还要七个小时才能到达。

本来两路鬼子应该相互照应,互为犄角,同时发动攻击才是,但从水路进发的鬼子,一向骄横惯了,不但没有把中国的抵抗武装放在眼中,就是陆路进攻的同僚,在他们眼中,也低人一等。所以不等队伍到齐,迅速投入了战斗。

鬼子的船,试图在镇江码头靠岸登陆,船上的轻重机枪一起开火,打的码头上碎石横飞,一片狼藉。这些鬼子骄横是有理由的!自从1937年淞沪会战以后,他们就从来没有碰到过像样的抵抗,那些中国兵武器残破老旧,步枪膛线都磨平了,那些中国兵还舍不得扔。另外,所有的中国兵,除极少数人,大多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他们作战只靠勇敢,而不讲究技巧。犹如一盘散沙,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鬼子从1500米距离上开始射击,直到还剩下不到300米时,码头上依然毫无动静。像这种情况日本人见多了,在京沪几乎90的政府军,面对攻势,都会一溃千里。

眼见胜利在望,每个日本兵脸上都洋溢着快活的神情。就在这时,码头上传来一声枪响,一个手拄指挥刀刀,正在船头督战的日本军官,眉心中弹,身子晃了两晃,一头栽入江水中。

三国浦志在三百多米外首开纪录,一枪毙敌,打得还是移动目标,这枪法引来八路军战士的一片赞叹声。姜立柱见三国浦志拔了头筹,心中不服,开枪把一个正在射击的鬼子机枪手掀下船。接下来就成了弟兄们的射击表演赛,鬼子的指挥官,机枪手是优先照顾的目标。

八路军中不是没有神枪手,但毕竟是凤毛麟角,天生有枪感,更多的神枪手是拿子弹喂出来的,八路军的战略物资供应一直紧张,边区造的手**,经常一炸两半,饱受前线战士的诟病,对边区兵工厂造的子弹,战士们连抱怨的心情都没有,从战场上回收的旧弹壳,装上土法制造的黑**,本来推动力就弱,再加上弹头大多是生铁打造成,甚至铁丝头,竹签也成为制造弹头的原料。这种子弹打出去,最大射程也就二百多米,飞行弹道还摇摆不定。在战场上缴获的子弹,大多配发给机枪手,普通战士根本无缘使用,即使寒酸到让人想哭的边区造子弹,每个战士也只能配发三发,用这种子弹想练成神枪手,无异于痴人说梦。

当然,现代影视剧中,那些脑子进水的作者,和被门板夹坏头部的导演,可以随心所欲的制造无数神枪手,意淫而已,当不得真的。

和八路军交过几次手后,日本人敏锐的意识到,对手的军火补给,是靠消灭皇军缴获的,感情拿自己当运输大队长了。为了避免被缴获更多的子弹,后来鬼子再和八路军作战时,单兵只允许携带五十发子弹(标准配置二百发)。就这点儿子弹,就足以对付缺乏子弹的八路军了。

日本人的策略,让本就物资供应紧张的八路军,更是雪上加霜,常常为了缴获几十发子弹,赔上几个战士的性命,子弹来之不易,根本舍不得用来训练,再加上八路军战士使用的子弹威力有限,纯属虚张声势,所以他们看到真正的神枪手才会艳慕不已。

而铁观音的队伍,在草创之初,就实行精兵政策,兵贵精而不贵多,把有限的资金在高东岛建了兵工厂,并不惜重金从国外聘请来专家指导生产。高东岛兵工厂生产的弹药,性能佳于全国,就是比日本制造的弹药,性能指标也未遑多让。虽然产量有限,却也足以让她手下的战士们,个个都练的枪法如神。那些实在没有射击天分的,在铁观音的队伍中根本站不住脚跟,连参军的资格都没有。

骄横的鬼子碰到了对手,征用毫无防护能力的民船顺水而下,本来想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把聚集在金山寺内的抗日武装消灭掉。却没想到,来自码头上的精准射击,按照先是指挥官,再是机枪手,最后是舵手的顺序,逐个点名。没了这些人,整船的鬼子,就变成了待宰的羔羊。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章:擂鼓战金山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