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戏梦京华>第六十二章:花田错

凑齐了开箱戏的演员,排练一直在平稳的进行着。

这一次磨合的时间比较长,从正月初九,一直不停排练,直到正月十四才渐渐成了样子。正月十五放还一日,正月十六就到了开箱的日期。

沈家班要在明月楼开箱,打出的还是王瑾瑜和沈月楼的名号,这事在梨园中引起了票友们的好奇。

沈家班,沈月楼!

王瑾瑜,王班头!

票友们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瑜老板早在封箱不久就退出地方京剧团,与沈老板一起创建了沈家班。

瑜老板和沈老板一起组团搭班子,那岂不是以后沈家班的每场戏都能看到两大名角同台?这对喜欢听戏的票友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他们对沈家班自然鼎力支持。

正月十六,来参加沈家班开箱礼的票友很多,送来贺礼和花篮无数,京剧一团二团三团的部分演员也差人送来了贺礼。

上午开箱礼之后,下午,主戏正式在明月戏楼里上演。明月戏楼分上下两层,颇具古风,丁梅和苏穆坐在上层雅间,一边品茶,一边赏戏,好不惬意。

锣声响起,大幕拉开,看到瑜老板着一身员外装登上舞台,台下戏迷们立刻开始大声喝彩。

“自年底封箱,已经半个多月没听到瑜老板的戏了。”

“哈哈哈,以后不能再叫瑜老板了,应该改叫王班主。”

“也不知道瑜老板和沈老板今天要唱什么戏?”

“看扮相应该是一出新戏。”

王瑾瑜在台上亮了个相,随即念出一段引子:“家道兴隆,恨无子,常虑心中。老汉刘得明,稍有家财,只是膝下无儿,所生一女,尚未婚配。今当花田盛会,不免将安人请出,商议商议,前去游玩花田。家院过来,有请安人、小姐出堂。”

一个扮演家院的龙套男上前白道:“有请安人、小姐出堂。”

一声唱诺,龙套女刘安人、扮演刘月英的赵宝儿和丫鬟春兰的扮演者林小琳一起走了出来。

刘夫人问道:“将妾身唤出,有何吩咐?”

刘得明笑:“今当花田盛会,故将安人请出商议。一来,游玩花田,二来,为女访婿。”

刘夫人(白):“妾身亦为此事在心。儿啊,你意下如何?”

京胡声响起,刘月英唱了一段西皮慢板:“有孩儿在前堂把话来讲,尊一声二双亲细听端详:

女儿的婚姻事休挂心上,

但愿得二爹娘福寿绵长。”

小丫鬟春兰则跟在刘月英的后面唱了一段西皮快板:

“员外安人休挂念,

尊一声小姑娘细听根源:

花田会上任你选,

婚姻大事有春兰。”

看了开场这一段戏,丁梅对苏穆笑道:“雨青的这两个学生唱的真不错,尤其那个演春兰的,小丫头很有灵性。”

苏穆敷衍着点头,他只对老生戏感兴趣,其他行当的戏,他也只听一些名角的,戏台上这两个小姑娘的火候明显还不够,暂时入不了他的耳。

戏台上面,春兰应下了花田访婿的任务,台上的刘府众人就一起退了场。

第二场戏,沈悠着一身男子儒服登场。看到沈老板做小生装扮登台,台下观众有些好奇:“咦,沈老板这次又是要两门抱吗?”

两门抱,是京剧的一句行话,说的是演员要扮演两种不同行当的角色。封箱戏时,沈悠已经在《赵氏孤儿》中两门抱过一次了。

这一出戏里,他只演小生。

“十载寒窗苦,但愿早成名。

小生卞玑,湘乡人士,此次入京赶考,一路上盘缠早已用尽。今日适逢此地花田盛会,人烟甚众。我何不前去卖点字画,挣来银两,也好早日进京赴考?”

寒门书生卞玑在花田盛会上卖字画,遇上了两个顾客,一个是小霸王周通,另一个是打虎将李忠。

这个世界上没有宋朝,也没有过《水浒传》一书,台下戏迷自然不知道“小霸王醉卧销金帐,莽提辖大闹桃花村”的故事。

附庸风雅的李忠请卞玑为他画了折扇,身上却未带着银钱,周通便与卞玑约定,明日,由他代兄长李忠奉上白银五十两。

李忠和周通走后,春兰和刘月英来到了花田。

春兰和刘月英在戏台上同走了一个圆场后,刘月英开口唱了一段二黄散板:“阳春美景喜眉头,阵阵香风扑面幽。”

春兰走入花田十分高兴,她看一边走一边白道:“小姐别走啦,你看花田之中多热闹哇,真是千枝吐秀,万卉争芳……”春兰正说着话突然回身对刘月英道:“小姐,您顺着我的手儿瞧,那个人长的可比花还好看呢?”

花田之中,沈悠扮演的卞玑正在提笔做些书画。

刘月英看了卞玑一眼,心生欢喜,悄悄对春兰说道:“你去问他是做什么的?”

春兰得了小姐的授命,立刻上前与卞玑说话:“这位先生,你是做什么的?”

卞玑(白):“卖字画的。”

“有现成的吗?”

“无有现成的,小生所卖字画都是当面写就。”

春刘月英拉了过来,她一指刘月英手中的手团扇:“嘻嘻,我家小姐要买先生的字画,先生就在这团扇上作画,把我家小姐画在上面。”

小丫鬟春兰让卞玑为自家小姐刘月英题诗画扇,刘月英和卞玑渐渐看对了眼。

刘月英对卞玑芳心暗许,先回家中去与父母商议,留下春兰为她向卞玑诉说心意。

春兰见卞玑望着自家小姐的背


状态提示:第六十二章:花田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