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明朝当官那些年>第一百四十八章 萨摩倭寇
/p>

“不不不,那是他们萨摩人,”源二极力辩解道:“我是平户人。”

倭寇绝大多数来自日本九州,其中以平户地区居多,平户就是恶名远扬的“海贼八幡船”大本营,“八幡船”是因海盗悬挂的旗帜得名。西方的海盗挂“骷髅旗”,日本的海盗挂“八幡大菩萨旗”。而平户地处日本九州的西北部,与亚洲大陆距离最近,长崎港距淞沪只有八百六十公里,所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平户一直是日本海外贸易和的门户,同时也成了海盗的码头。现如今的日本战国时期,平户的大名松浦氏据此风水宝地,豢养本国海盗,也不排斥外来投靠者。而投靠者中势力最大的就是王直。

但除了平户,地处九州岛最南端,也是全日本最西南的萨摩地区是战国时期的强藩,民风剽悍,大抵来说,相当于日本的斯巴达人,因为崇尚武力,勇猛无畏而且轻生。好生恶死是人之常情,不过萨摩州民俗却不一样。谁犯了大罪,官府不需要囚禁他,只要告诉他,你罪大当死。那么这个人答应一声就回家剖腹自杀,没有任何犹豫。但萨摩人如此并不是注重气节的缘故,而是其一方水土的风俗。

据源二所说,如今萨摩、大隅正是战火烧得如火如荼之际,萨摩诸侯岛津氏为了统一全境,和蒲生氏和肝付等反抗势力打得不亦乐乎,战败的大名和家臣不外乎有两种结局:被杀戮和被放逐。侥幸逃生的亡国武士一下成为浪人,在本国无立足之地,只好漂洋过海做起倭寇来。而这些来自萨摩的倭寇又跟平户的完全不同,因为他们打起仗来真不要命,大多都是自杀式攻击。

“也就是说,王直在萨摩招了一批倭寇,”陈惇道:“这些人听王直的话吗?”

“他们听长兴太郎的话。”源二道。

“长兴太郎又是谁?”成远道。

“长兴太郎就是岛津氏的义子,”源二道:“母亲是岛津氏的女人,父亲是你们明国人。”

“你们要去什么地方?”成远就问道:“我刚才听你们说,还有四十里,是下一个目标?”

“长兴太郎让我们去白马镇汇合,”源二道:“我们在途中迷了路,要不然今晚就能到。”

陈惇点了点头,用枪柄将他砸晕,然后开始扒他的衣服。

成远围住了他,问他究竟要做什么?陈惇一边扒,一边把地图摊开,指着地图说:“你们看,这是我们的位置胡家庄,距离白马镇只有四十里,强行军只要三个时辰左右就能赶到,倭寇在白马镇有主力,既然要求汇合,很有可能是遭遇官军围剿,需要增援,说明白马镇的倭寇兵力虚弱,如果我们等到明天,那么很有可能倭寇还有其他方向的援兵会先赶到白马镇,如果我军今夜袭击白马镇,倭寇猝不及防,胜利的把握就会更大。”

“至于我们如何才能让他们猝不及防,”陈惇看着被扒了个浑身赤**干净净的源二,露出一个mī_mī笑容来:“自然要改头换面一下。”

众人将斗笠带上,换上了倭寇的单衣花布衫,捡起了倭寇的长枪、弓矢和日本刀。

“这……兜裆布就不用穿了吧。”有人嫌恶道。

陈惇哈哈笑道:“你想穿就穿,人家这兜裆布是一穿一辈子不换的。”

盔甲是只有倭寇头目才能穿戴,陈惇将冲田信的红锁金短袄脱下来,这家伙里面还穿了一层铜甲,束生牛皮,一套居然有数十斤重,穿上根本走不动路。

陈惇就只换上了一层铜甲,这样方便长途奔袭。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八章 萨摩倭寇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