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明朝当官那些年>第六十九章 鲁密铳
惇叹了口气,不过也是,不论是欧洲还是中亚大陆,如今的通用武器还是火绳枪,转轮枪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要取代旧事物,总需要时间,需要不断改进。

“如果我能搞到你喜欢的转轮枪,”佩德罗的眼睛闪闪发光,小心询问道:“我的朋友,你能在丝绸的定价上,给我优惠吗?”

商人就是如此察言观色,如此上道,这世上一切的东西在他们眼里都是可以拿来做等价交换的,陈惇就道:“当然可以,我对各种枪械都有浓厚的兴趣……除了转轮枪,我希望能看到各种新式的、先进的枪支,像我刚才说的燧发枪,我相信你的国家已经有了,只不过还不曾推广。如果你回到你的祖国,请一定为我寻找,为我带来好吗?我可以在今后的每一笔贸易中,给你八折的优惠。”

陈惇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支或者数十支火枪,他对图纸的需求远超火器本身。因为并不是拿到兵器就可以仿制,如果这样,一支鸟铳不会仿制了这么长时间,毫无疑问,一支合格的枪械,需要精确到毫米的生产标准,为什么明末神机营火器那么众多,依然被后金打得大败,除了枪支质量问题,就是整支枪械由工匠个人生产,大明的工匠奇思妙想,凭空捣鼓出的五花八门夺人眼球的火器,没有几个真正实用的,他们轻图纸,而重个人设计,基础科学薄弱,捣鼓出的东西在战场上成为士兵的武器,简直是一场灾难。

当然佩德罗高兴地手舞足蹈,而巴斯图尔克就不那么高兴了,因为他的国家所产的火绳枪没有被瞧上,这被他认为是对奥斯曼帝国的羞辱,然而陈惇很快就安抚了他:“我听说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最恢弘壮丽的首都,是东西方文明交融之地,那里宗教宽容,***和非***都是帝国的臣民,而受到迫害的宗教人士都会将帝国作为避难的首选。”

巴斯图尔克大笑起来,“在奥斯曼帝国的法律里并没有族群观念,任何种族背景的宗教都可享有相同的权利。哈里发容许基督徒及犹太人保持原有信仰,只需要缴纳……保护税。”

在奥斯曼帝国,有一个米利特制度,就是地方自治,比如东正教的米利特首领可以管理自己宗教的事物,只需向哈里发负责就行。奥斯曼帝国就是凭这一点牢牢占领了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在这种宽容的宗教风气下,许多国家被宗教裁判所驱逐出境的宗教人士,纷纷来到伊斯坦布尔,他们就是文化的传播者,许多人在专业领域有着非凡的才能,伊斯坦布尔因此在建筑、文学、艺术、神学和哲学等领域的成就达到了顶峰。、

而此时的欧洲简直是一团火药,刚刚即位的英国的女王玛丽一世,就是伊丽莎白一世的姐姐正在进行大规模宗教迫害,法国陷入了和德国的战争中,像是重复英法百年战争一样,据说是两位国王的私人恩怨。随后法国会陷入频繁的政权交替中,再后来会有更大动荡的宗教改革,德国这个神圣罗马帝国陷入其他各国的敌视中,征战不休,五十年后会引发“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使得日耳曼的经济倒退了近200年,犹如回到了农奴制的封建时代;不过他们最害怕的还是苏莱曼的铁骑,上一次苏莱曼就在维也纳城下逛了一圈走了。

逃避战争和宗教迫害的人士越来越多,有的选择出海,有的选择来到奥斯曼帝国,就像巴斯图尔克说的那样:“……伊斯坦布尔有着世上最大的学校和图书馆,小学的数量增加到14所,那里教学生们阅读、写作和祈祷,小学毕业后,如果学生们想接受更进一步的教育,可以进入8所大学中的一所深造。而首席建筑师希南设计了一座比国王的王宫还要高大的图书馆,那里收藏着从拜占庭宫廷得到的书籍……语法、历史、哲学、天文学和占星学,而欧罗巴的基督徒也带来了丰富的书籍。”

陈惇道:“我需要这些书籍,如果慷慨的巴斯图尔克可以为我带来一整船的书籍,我愿用一整船的丝绸跟你换。”

从欧洲从地中海直接运回来文艺复兴的产物,比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其实也有很大的担心,比如欧洲的航线太远,而书籍是最容易遭到海水浸没的东西,很难保证一船满载着书籍的大船能经历那么长的航线,平平安安抵达中国,所以报酬自然也是丰厚的。

“真的吗,”巴斯图尔克眼睛一闪一闪地,似乎在盘算这笔交易的可行性:“不知道你要什么样的书籍?”

“其实就是两种,”陈惇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者大部分存在在天文地理的书籍中,后者我要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等的所有书籍,当然我可以给你一个书目,你按着书目名称或者简介大纲去搜寻,一定会搜到我想要的。”


状态提示:第六十九章 鲁密铳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