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发卡侧分着别在耳后,露出金闪闪的耳坠,与嘴角那颗红痣一样显眼耀目,整个打扮在九十年代初的山村算很时髦了。手里提着一筐鸡蛋和奶粉,此时乡下人常见的上门礼。

严晓竹一眼就认出是村长媳妇,忙上前问好:“大伯娘,您来了!”

来人姓李名红,外号“红娘”,长辈喊红妮或明庆媳妇,同辈的叫红嫂子,小辈的一般喊红大娘或红婶。因为和村长家是近亲,严晓竹要喊得更亲密些才符合乡下人的风俗。

若论起来,李红其实和严晓竹的亲生父亲那边也沾亲带故,是严晓竹亲堂姑。但大家都不会自讨没趣提这茬儿。

李红瞥了一眼,嗓子眼里“嗯”出一声,径直往东卧走进。

严晓竹忙跟进去,小声道:“大伯娘,我奶睡下了,要不晚点您再……”

李红挑开门帘,往里探头看了一眼,才把手里的东西往正间的八仙桌上一甩。

“这是你大伯让送来的,你奶奶身体本来就不好,你就别再给添乱了!哼!一天到晚尽是你的事儿!”

严晓竹皱眉不满道:“大伯娘,轻点!我奶奶还在床上躺着呢!”

李红瞪了她一眼,扭身就走了。

这个红大娘还是和记忆中那样傲慢骄横,除了那颗痣,和戏台上喜眉笑眼的“红娘”可长得一点都不像。严晓竹似乎就没见过她的和顺脸,想到这里也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真想把那份礼扔出去。不过想想严大伯人不错,不好让他寒心难堪,只好忍了这口气。

随后,严家村大小两个村庄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过来看望严奶奶,大部分都是女性来客,有和奶奶走得近的老姐妹,有严晓竹称娘喊婶的当家女人,还有小嫂子、姐妹兄弟这些小辈的来代长辈过来看望的……

严晓竹重新认识了一遍乡亲们,虽然偶有喊错了辈份称呼的,好在大家体谅她年幼受惊吓也没放心上。有几个平常和严晓竹玩得来的小伙伴也是围在她身边问长问短,纷纷邀约改天去哪棵树上摘果子、哪块树林抓知了猴(蝉)……严晓竹大部分都忘了名姓,只好以傻笑点头应对。

众人也没多留,看看严奶奶,问问情况,安慰安慰严晓竹,最后留下各样礼物就走了。

山里人纯朴重情义,哪家都多少承过严奶奶的师恩,不管穷富就没空着手来的。有的是小卖部买来的奶粉、点心、罐头,有的是家里的鸡蛋、蔬菜,或者树上摘的果子、山里的野物,不拘多少,贵贱,都是表达乡亲们诚挚的心意。

严晓竹望着条几上、八仙桌上堆满的各式礼物,在外漂泊了二十多年历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心似乎又暖烘烘的……

临到晚饭点儿,严晓竹正在熬粥,杨婶托着饭盘过来。

“竹妮儿,严老师醒了没?快吃晚饭了,婶儿给你们端过来了。”

严晓竹忙接过道谢:“奶奶还没醒,刚李大夫又过来看了一下,说睡得挺安稳,这是好事,让不用喊她,等醒了再吃也行。”

杨婶听了点点头,“行,那你先吃,有力气了好照顾严老师。”

“太麻烦婶子了!我已经煮好粥了,刚才大家过来也有端过来些菜。我随便吃些就行了,这些您还是拿回去让良子哥吃吧。”

“这妮子,还和婶儿客套呢?你良子哥有的吃,不缺他的!到是你,看这场病都快瘦成骨头了,赶紧吃些好吃的养养身子才是。”捏捏她的胳膊,又道:“对了,你良子哥刚才从河沟挖来节节草了,等明儿晒干了婶子给你熬好端来,赶紧治好咳嗽,也让你奶奶早点放心!”

严晓竹感激得连忙道谢道:“嗯,谢谢良子哥!谢谢婶儿!”

杨婶拍拍她的头,让她赶紧吃饭。


状态提示:4.乡里乡亲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