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仙侠修真>清雨濯尘归>69.第六十九章 下 山
会引,这才一个月,居然什么都懂了啊。端木公子真是好福气。”女弟子“啧啧”两声。

“别胡说,人家是客人,之前在山下对大家又多有照顾……”姚菁岚不无嗔怪。那个女弟子自然不肯就此放过,两个人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轻声相互打趣,将末伏的一腔余温未消生生柔软成了春夜的氤氲多情。

洗手作羹汤,一心为情郎。

萧景清只觉得心下一空,脑子一片空白,连怎么将小院绕过去都不知道。等他反应过来时,自己已经跌跌撞撞地快走到那条隐蔽的小路口了,而直到此刻,阵阵苦涩才后知后觉地从心底往上泛,砸吧一下嘴,满满的都是黄连。

“小师叔?小师叔?发什么呆啊?”清远赶到时就见萧景清直直地杵在路口,也不怕被巡山的弟子发现,忙一把将他拉到树后头,借着微弱的月光,才发现萧景清脸色发白,神情呆滞,整个人仿佛大病了一场。

“小师叔,你不要紧吧?”清远不禁有些心慌,甚至伸手试了一下萧景清的额头。

“……没事。”萧景清回过神,躲过了清远的手,勉强笑了笑,“你没被发现吧?”

清远摇摇头:“放心吧,我有数,出不了岔子。快走,一会巡山的弟子过来被发现就糟了。”说着,不由分说,拽起神情萧索的萧景清就上了小道,一刻也不停留。也亏得他二人从前常常在这条山道上钻来钻去,就着半拉子时隐时现的月光,居然也没磕着绊着,就这样顺着这崎岖的小路上一直下到了半山腰。

“小师叔,我只能送你到这儿,回头有人发现我不在起了疑心就糟了。这是你的包袱。我临时又往里头塞了两张饼,姑且凑合凑合吧。下山后别在附近的小镇子多留。镇上人少,离山又近,多一个人少一个人,两下就传回山上了。大隐隐于市,先想法子去人多的大城,无论如何逃过这一劫再说吧。”清远说着,将手中的包袱塞到了萧景清的手里,左右看了看,又催促道,“走吧,保重。”

萧景清慢慢接过包袱,一时滋味莫名。

人总是这样,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

他从前在山上,总觉得日子过得太无聊,盼着有朝一日能武功大成下山行走,惩恶扬善,轰轰烈烈成就一代侠名。然而,在江湖里险而又险地涮了一回后,他才刚刚懂得念起山上慢悠悠的真切踏实,念起每日里招式练不好菜里油太少的琐碎烦恼,就被无情地推了出来,从此归期渺渺。

越过清远的肩膀,萧景清再次看了一眼夜色笼罩下的青云山黑黝黝的山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万般不舍到头来好像又没什么不能舍。

“多谢,保重。”萧景清低低地应道,咬了咬牙,转过身,往山下奔去,好像被什么追着似的,越走越快,到最后甚至飞奔了起来,然而黑灯瞎火的,纵使路再熟,到底让一粒小石子绊到了脚。腿一软,整个人向前一扑,结结实实地摔了个大马趴。

一嘴的血。

一直尽力甩在身后的酸涩终于追了上来,眼角顿时红了一片。

良久,无人荒凉的山野中低低地响起了一声长久压抑着的呜咽。

他再也回不去了。那些年少无忧的岁月,无知无畏的梦想,还有无望无尽的爱恋,他都回不去了。

“回来了?”

一身疲惫的清远刚一推门,就见师傅广云子已经候在灯下了。

“师傅?”清远一愣,忙回身关好门,快步走近前去就要行礼。

“你身上伤还没好,就免了吧。”广云子略抬了一下手,示意清远不必多礼。

“谢师傅。”清远还是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半礼,而后垂首立在一边。

“人都送走了?”广云子问。

清远点了点头:“徒儿一直送到了半山腰,此刻小师叔应该已经到山脚下了。”

“嗯。”广云子似乎毫不意外,“后面的都安排好了吗?”

“师傅放心,都安排好了。”

广云子看了一眼从刚刚起就不曾抬眼的清远,微微一叹。

知徒莫若师,说到底,这孩子心里还是有疙瘩。

他心知肚明得很,自己这个徒弟本质上与萧景清一样,最是黑白分明。只是因为是首徒的关系,又年长几岁,在自己的刻意培养之下,比那个傻小子多了些历练城府,兼又生性沉稳,相较于萧景清,还是会藏些心事的。

然而,还是不到家。

“清远,你是不是还是不赞同?”广云子出乎意料地并没有装作视而不见。

清远愣了一下,终于第一次抬起了头,便见广云子撑着一脸掩饰不住的疲倦,看着自己的目光一如既往地温和,不由地一怔,心里一阵羞愧,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没有,徒儿并没有不赞同。”

广云子笑了:“你啊,还说没有,别以为师傅看不出来。唉,无忧阁到底帮你小师叔治了伤,救回了他的命,对他也算是有几分恩情,咱们用这样的法子偷偷跟在他身后就为了找出无忧阁堂口的所在,的确是有些好说不好看。”

“不,徒儿觉得此事算不上光明正大,但大节小义还是分得清的。”清远忙道,“无忧阁救治小师叔虽然是恩情,但说到底不过是小义,是他们笼络小师叔的手段。他们在江湖本就没什么好名声,远的不说,青州陈家惨案可就在眼前。小师叔江湖经验浅,又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性子,不免就被哄骗了过去。徒儿大节上孰是孰非还是拎


状态提示:69.第六十九章 下 山--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