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哥哥说过。

“哈哈哈……”辛昭大笑,“那可能是他爹希望他长久平安咯。”

这个倒是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一般孩子们的小名没有那么多的忌讳。

“你说对不对啊,长安,你爹是不是想你日后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嗯?”

沈:“我觉得,我爹的意思可能是希望我以后能考取功名吧。”沈长安说得比较委婉。

沈大娘此前不止一次的提醒沈长安,爷爷,爹一辈子的心愿都是希望能高中及第。

因为一首诗非常应景,大家都知道的,它叫《登科后》。

沈长安沉思半晌,念出来给他们听。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沈长安的小名就是取《登科后》的最后一句。

一日看尽长安花。

龌龊是曾经困顿潦倒的日子。

十年寒窗无人问,苦读天明夜夜时,遂,金榜题名多得意,一日就要看遍京城名花。

“原来这样。”辛昭听完后若有所思,神情有些沮丧,道:“我爹要是能有你爹一半儿的心性,他也不至于只是个举人,唉。”

岭南道辛大钟,在武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只可惜文试比起他的武试就逊色不少,所以就算是中了武举人,以后也没能在都城当官,被安排回了岭南道。

沈长安拍拍辛昭的肩膀,道:“师父,你一定可以更厉害。”

辛昭立时打起了精神:“那是当然喽,我可是要考状元的人,否则,喏喏喏,我怎么会去看孙子兵法这些书呢,唉。”

“与君共勉吧。”沈长安说。

四月份的南方春风和煦,可以说,天气已经渐渐进入夏日。

而且越往南边走,天气在逐渐暖和起来。沈长安已经可以穿沈大娘给他准备的春衫了。

一套比较合身,另外一套比较大一些,大概是给沈长安以后大一点再穿的吧。

快要到章州的那一两日,良苷的话变得越来越少,有时候就坐在甲板上发呆,或是看远处岸边急速后退的青青木林。

沈长安知道她有心事,辛昭也知道。

何曦之负手从船舱出来,蹲在良苷的身边,安慰她:“阿苷呐,你的两个舅舅呢,估计这会儿已经到你家啦,我们大约明后日也能到,你,想不想舅舅啊?”

良苷微微皱起眉头,说:“可是我没有见过舅舅啊。”

“呃——这个。”何曦之表示,和小良苷聊不下去了,小朋友果然很心直。

沈长安说:“没关系,他们一定会很喜欢你,然后会帮你,不会再让你受委屈。”

良苷点点头,嗯。

第二日的傍晚,船驶进了章州的渡口。

李舵夫喊。

收帆,靠岸!

抛锚。

只不过很奇怪。

何曦之站在船头打量渡口那边的形势。

“先生,渡口看去似乎很拥挤,好像停留了不少船只。”

邹洪昌放下茶盏,询问为何。

何曦之:“我再去看看。”

看了半晌,竟然听到有官兵的声音,果然,岸边有兵卫,手持长矛在检查靠岸船只。

然而很多船,包括他们这一只,都已经被迫停靠,无法前进,全部堵在了渡口。

有些是商船,听他们抱怨的对话来看,大约是堵在这个渡口快小半日了,他们的船上装载的都是时令的蔬菜瓜果,在焐下去对他们来说损失可不小。所以在哪儿反应情况呢。

官兵:“嚷嚷什么呢,再嚷嚷!我告诉你们,县上爆发瘟疫,你们要上岸的排好队,再大声喧哗者,休怪我们不客气!”

何曦之赶紧进船舱,邹洪昌已经听到了,示意他不要惊动了孩子们,先静观其变。


状态提示:30.章州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