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仙侠修真>乱世枭雄崛起史>第十三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且国家内部的执政体系并没有完整的构建起来,所以必须要沿用前朝留下来的一些班底,沿用前朝班底是每个新朝取代旧朝都会做的一件事情。

而李宗就是属于被沿用的代表人物,当时沿用李宗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就是李宗的个人能力十分突出,对于为官之道更是颇有心得,也就是能认清局势,识大体。二,则是因为,重用李宗,使他成为前朝被沿用官员中的典型,就能缓解其他被沿用官员的躁动和不安,毕竟谁也怕自己被人排挤。三,就是因为李宗的声誉特别好,深受百姓的爱护,名声这东西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体现不出太大的作用,可是这东西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不需要的时候虽然也能加官进爵,需要的时候却能保人性命。

在李宗加入大崇王国班底的初期,不论是皇帝还是朝中的大臣都对李宗赞赏有加,哪怕有一些风言风语,那也只是一些宵之人在背后暗中嫉妒的不满,这本就不算什么重要的事情,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那个大臣背后没人说闲话呢?

可惜天不如人愿,要是李宗没有得那场风寒去世的话,说不准现在还是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可是随着李宗的倒台,对他的攻伐之声便四处而起。

首先就是因为一个地方官的上奏的一篇奏折,内容并没有直接攻击李宗,而是说李宗的两个儿子利用职务之便贪污**。

对于这件事情王敬亭御笔批了三个字,知道了。

皇帝阅读奏折得批语都是含有深意的,比如知道了三个字并不是意味着知道,而是说你的奏折我看过了,但这件事情没有太大的影响和必要说,不过已经说了,我也不问责你所上书的人,和苛责你。

当这个地方官提出这件事情之后,一些所谓的大臣便像闻到了血腥味的狼,从地方官的状告李宗儿子开始,这件事情就一步步开始扩大。

官过后,便是县令状告李宗的儿子和其他前朝官员之子交往密切,意有所图。

再到郡守上书李宗在任职期间所做得不法之事,简直愧对皇恩,然后再到朝中大臣直言对死后李宗府邸进行查抄。

这件事情一步步扩大,以风起于青萍之末的姿态,迅速扩展到了整个王国对于前朝官员的忠诚问题的考量。

如果是官场老手的话,就能一眼看出从地方官上奏开始,这件平常的事背后的不平常,也正是这样一件事孕育了一场规模宏大的风波,这场风波的运动者力量之大,所图之广,都无人敢言其他,能做的也不过是尽力配合!

从李宗案件的由头开始,一场针对前朝官员的清洗远动,在当时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作为李宗的直系亲属,不是被削官为民,就是被流放边疆,而作为李宗最疼爱的孙女李凝雪当年才四五岁,根本就没有能力独自去承受生活带来的反转。

最终几经波折,辗转到了春梦楼之中,这件事情虽然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知道的,但是像刘澈和宋航之之类的公子哥愿意去调查的话,无非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还没等宋航之就来龙去脉理清,就听见门外传来的敲门声,想必是这春梦楼的“妈妈”到了吧。

“请进”刘澈看见宋航之怔怔出神,便直接开口说道。

门外之人应了一声,便推门而进,领头的是一位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女人,眉间额头还有一些微不可见的皱纹,脸上的粉黛施的有点多,似乎是有意把那岁月留下痕迹给遮盖住。

最引人注目的无非是那细软的腰肢,一走起路来前后摆动,妖艳横生,让人下意识的忽略了年龄。

至于她的后面则是一种捧着精致菜肴,点心的仆人,还有一些时令水果。

当然美酒才是重头戏,男女之间开始挑逗**又怎么少的了这杯中之物呢?

摆放完这些吃食后,就看见三个仆人抬着一个烟花琉璃树状的水晶插架,插架上有着合适各样的酒樽,合适酒樽之间放着最适宜的美酒,例如盛放汾酒的玉光杯,关外白酒的犀角杯,最适合饮用葡萄酒夜光杯。

下人将酒架放在九曲环形木器的一个脱口之上,这个借口正好把整个酒架完美得托起,原本那划分八股的余烟如果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循环,加上酒架之后既氤氲之气自生,在不远处的宋航之都能感受到这酒中升起的寒气。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