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玄幻奇幻>凰权谋术>第四十七章 岐姑县令
通,责备姜妲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云云,让伊邑国人看足了笑话,姜妲气得险些摔了国玺。”

“哦~原来那个在宫门前带头大闹的老妇便是妫姜夫人啊!”听容宣这样一说萧琅才想起来所谓的妫姜夫人是何等人物,怪道这名号有些耳熟。

那是姜妲初即位不久时,曾有一妇人在王宫门前吵嚷不休,当时萧琅在观星台上瞧见宫门处围了好些人,乱哄哄的,宗室妇人、百姓黎庶皆有,她还当是有人要找姜妲面谏告状抑或其他,还想着去看个热闹,结果因为太过忙碌没能去成,日后只偶然听人说起妫姜夫人如何如何,没想到竟是她当众撒泼。

宗室妇一向以贤良温淑著称,这一闹于伊邑国人而言可谓是奇景一道,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容宣说起之后的状况不禁有些庆幸。妫姜夫人作妖之前正值安县县令升任梁郡郡守,县令一位便空了出来。安县虽繁荣但枢纽意义并不算强,毕竟四面商路是以梁郡城为主,因此县令之选无需太过纠结,只要为人正直稍有手段即可。

姜妲不想大材小用又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替补,遂想着从宗室当中寻个安稳懂事的子嗣外放到安县,妫姜夫人之子平日里的表现虽有些荒唐但品行尚可,才能在一众子弟中也算是上乘,众臣亦不反对。此事刚要确定下来妫姜夫人便在宫外闹了一遍,更是牵扯到数家宗室的名声,其子又紧接着传出虐妓的流言,东原宗室一时间成为伊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姜妲一气之下便将此子打发到歧姑反省,亦是想着将他磨炼一番,不曾想他竟在歧姑做出如此倒行逆施之事,搅得歧姑民不聊生不说还敢插手军营应征,简直目无法纪!

“幸好他不曾就任安县县令,否则造成的祸患岂是民不聊生所能形容的!”容宣叹了口气,不无可惜地说道,“本想连坐他家,但我听闻他父亲很是正直,只可惜有这样的妻子。”

两人说话间抬头便望见官道前方掩映在石堆树枝后零落的房屋屋顶,想必那里便是矿山下的村子。萧琅站在道上眺望着来时路,抱怨钟离邯怎地这么慢。两人在官道旁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背着一包袱银钱行迹鬼祟的钟离邯,萧琅笑话他像个偷儿似的。

三人下了官道又走了一刻钟才看到村口的石碑,竟是个无名碑,上面布满了风吹雨打的旧痕,两面刀劈斧凿的痕迹纵横交错,还有些乱七八糟不知所云的小字,五花八门哪里的文字都有,看上去在这里伫立了好些年岁,或许东原还未接管此处的时候它便已经存在了许多年。

村子里出人意料地热闹,比岐姑城里更有人气儿,来来往往的村民见萧琅一行人走进来便纷纷停下脚步望着他们,眼神中只有好奇并无恶意,更有阿姑上前热情地询问三人是否要找人,笑容看上去很是舒服。

这里的村民不像是饱受压迫的模样,村中房屋院落虽简陋却整齐干净,容宣怕走错了地方便向阿姑询问了一番,确认是此处无误。

萧琅问阿姑这里之前可发生过暴动没有,周围人一下笑了,阿姑说这里一向太平,徒刑的犯人家眷与监工家眷都在这里,他们时常到山上去送饭涤衣从未出过乱子,之前的确有人想要逃走但很快便抓回来了,两厢相处得很是融洽,她反问萧琅是从哪里听到的关于此处叛乱的流言。

闻言,萧琅与容宣疑惑地对视了一眼,谎称这里发生了叛乱有甚好处,岐姑县令脑子被蚌壳夹过?


状态提示:第四十七章 岐姑县令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