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三国封神系统>第六十章 曹操的怨念
曹操又是一阵头大,关中是好地方不错,却偏偏让黄巾贼给夺了去。这可真是暴殄天物啊!

想到这里,曹操眼中冒出一阵异样的神色,朝着荀彧问道:“若是我们夺了关中,沃土千里,足以为王霸之资!”

荀彧却连忙吓得摆手:“主公!万万不可,如今关中皆是黄巾贼余孽,贼人势大。只可缓缓图之,不可硬拼啊!”

方才升起的雄心,被荀彧如此一说便萎靡了下来。曹操像是一轮落山的夕阳,突然又抬起头来看着雒阳方向恨恨地骂了一句:“关中地处险要,扼守巴蜀,我就不信刘焉这老家伙甘心将益州拱手相让!哼哼!”

说到刘焉,曹操眼中一亮,看向一旁的荀彧,两人眼中似乎冒出一些相同的东西来。或许,这是一个突破点也不一定!唐粥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让刘焉这个益州牧来管理后方粮草。只要刘焉和曹操联合在一起,从后方夹击唐粥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以雒阳为根基,进军关中,图谋巴蜀,以此两地养精蓄锐,静待天下风云。若有变故,则遣两只大军,一南一北,扫平天下。

想通这一点,曹操便笑呵呵上了北邙山,来到帝陵之上,拜谒了一番灵帝。扶着陵寝之外的碑文,曹操连连叹息,回头看着荀彧说道:“方才所说之事,暂且押后。且等唐粥在汝南和袁氏拼出一个结果来,若是袁术真的兵败身死,我等再动手也不迟。这件事情一定要和刘焉说清楚!”

荀彧闻言,躬身一礼,退出去将这里留给曹操和不停吹拂的山风。

······

十日后,雒阳城外旌旗招展,兵马无数。今日,便是和侯兼讨逆兵誓师出征的日子。

早在三日前,孔融便拉着几车书简,孤独地踏上了前往江南的道路。在那里,还有一位学问大家等着他大驾光临,相信两人在山水之间,能够找到钟灵毓秀的读书种子。

刘表今日和唐粥一起出兵,但是,相比唐粥来说,他就显得低调许多了。五万步卒,加上两万并州骑兵,这就是刘表的全部兵马。他从荆州带来的子弟兵,只有一千人充当亲兵被带走了,剩余的皆被打散充入讨逆兵马之中。

即便如此,唐粥对他还是不放心,七万兵马之中还有两万并州骑兵。或许他们不会违背自己的任何命令,或许他们会像是尊敬唐粥一样尊敬自己,但是,刘表明白,若是自己有任何异常举动,最先将刀兵指向自己的就是这些骑兵。

刘焉身为粮草转运官,却并不像是他想象之中的那种舒适。雒阳之中的粮草皆是唐粥麾下兵马韩遂等人看守,刘焉也只是名义上能够转运粮草,实际上出多少入多少都要和侯文书为凭。

不仅如此,一旦兵马粮草有误,那刘焉便是万死之罪。所以说,粮草官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即便如此,刘焉也丝毫不敢扎刺。就凭唐粥一声令下,他手下十万蜀中兵马全都俯首帖耳,他就不敢再说些什么。

谁知道自己推心置腹的亲兵队伍之中还有没有和侯的间者?

雒阳城中,唐粥留下了足够的守备兵马,韩遂留守此地,主管雒阳防务,边章则是跟随自己前去攻打袁术。此次出征,他带走多少兵马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兵马若是全都带走,后勤粮草便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但是,若是不带走,则很有可能不能与袁术相抗。

最后,还是荀攸为其分析一番袁术的境况,让他心中有数。袁术如今屯兵汝南南阳两地,南阳郡是天下最富裕的一个郡。仅仅这一个郡,就有人口两百四十万。

这里既是袁术的大本营,势力根深蒂固,也是大汉最富有的郡县。若是以此为根基,则大有可为。原本的袁术就曾经在大乱之初占有三州之地,人口众多,兵精粮足。

若不是脑子一热称帝,也不会败亡如此之快。如今,袁术更是作死,直接在雒阳称帝,败逃之后逃回老巢,一直龟缩在汝南舔舐伤口,自然没有那么多的地盘和势力。不过,粗略估计,袁术若是大肆招募兵马,也能够招收三十万士卒。

“可探查到袁术手下究竟有多少兵马吗?”唐粥看向荀攸,这是他这个黑卫头子应该做的事情。自己都要征讨袁术了,自然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荀攸垂手立在下方和唐粥巴拉巴拉介绍这么多,为的就是这一刻。黑卫不是吃白饭的,也是能够干活的。

当下,荀攸便将自己调查来到的消息送到唐粥面前。

接过那封密信,唐粥扫了一眼,眼角闪过一丝冷笑。

好一个袁术啊!真是不知死活,竟然将富庶无比的汝南两郡败坏成了那个样子。

袁术自从讨回老巢之后,整日里便神思惶惶,唯恐会遭到唐粥等诸侯的联合绞杀。于是,就大肆扩张兵马,竟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的五十万兵马。

看到这个数字,唐粥撇了撇嘴。若是袁术有三十万兵马,他觉得自己基本可以稳操胜券;若是有二十万兵马,自己就会审时度势,如履薄冰;若是只有十万兵马,那他基本上就会把袁术放在一个真正的对手层面上。

但是,五十万兵马,呵呵!

不知道这些未经训练的粗糙士卒,是不是能够经受住骑兵的一轮冲击。唐粥觉得,自己这次的战事,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胜利了。

将手中的信件抛开,唐粥略微低头思忖一会儿,这五十万兵马,能有二十万能够拿出来上战场就


状态提示:第六十章 曹操的怨念--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