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玄幻奇幻>刀啸苍穹>第七十五章 南齐大儒

为天地立心?

靠着天地二字能让我加官进爵,光耀门楣吗?

一门心思即使不被狗吃了,

也都用了在瞒上欺下,逢迎拍马上去了!

为生民立命?

老百姓的命跟我有个屁的关系!

就算兢兢业业的凑齐了有一百把“为民请命”的万民伞,

有怎么会有吏部堂官,随便的一张推荐书来得有用呢?

为往圣继绝学?

孔圣人一辈子颠沛流离,赚到什么好了?

七十二弟子除了一个从商的子贡,又有哪个在乱世春秋有所建树了?

更别提那个亚圣了,战国七雄又有谁是靠着他的理论壮大称雄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你小子搁在我大魏朝就是一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为万世开太平?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也就算了,你还管得到万世?

读书人要是各个都像那颜回一般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连个媳妇都娶不起,传宗接代的儿子都养活不了,你还跟我谈什么万世?

圣贤书?

圣贤书能当饭吃吗?

能给我官做吗?

能保我一世荣华富贵吗?狗屁的圣贤书!

什么是圣贤书?

不过是一本进入朝廷,谋取官位的敲门砖罢了,

文人,什么叫文人?

文过饰非,舞文弄墨之人罢了。

读书人?又有哪个读书人读书之时,心里想的不是颜如玉,不是将来的贪污受贿得来的黄金屋?

莫说那些古代先贤如何了得,所谓明主们如何如何的文治武功。

历朝历代哪本史书,史书上面的哪个字,不是人写出来的了。

只要是人写的,谁能保证就全是真的,不是迫于压力之下,替先贤们所谓避讳而遮掩是非了?

只有了却了君王事,才能有资格谈那身前身后名。

天子尚且三宫六院挥霍无度,君王事君王事,什么叫君王事?

不过是懂得怎么做好一只察言观色,懂得博取主人一笑的哈巴狗罢了。

一入侯门深似海,侯门纵是再深,又岂能深的过“名,利”二字。

看不透这名利,一生一世受这二字驱使,深深陷入这名利二字的无尽苦海,永世不得解脱。

为了名利,高堂老母可忘。

为了名利,结发妻子可弃。

大难临头,亲生儿女又如何。

名利,名利,拿得起,放不下,莫说只有读书人,天下谁人不是如此。

只不过偏偏只有一群读书人婊子当得最彻底,立起来的牌坊也最高,最气派、最讽刺。

最圣贤罢了。

当年南齐就是因为不顾百姓疾苦,满朝文武,连同皇帝在内放着所有的政务不理,一门心思全部都用在了附庸风雅,吟诗作赋的上面,致使政务荒废,军纪萎靡、民不聊生。

南齐朝廷为官者不看中办事能力,而是仅仅以文章好坏决定官员是否升迁。

百年前大燕与南齐交战之时,江南最为富庶之地的吴淞江发大水,时任的知县因为出身贫寒不善诗文,向南齐朝廷申报救灾的折子,竟被朝廷以文墨不通而驳回,对几十万受灾的百姓生死置之不理。

当月,吴淞江受灾最重的吴江、淳安两县便发生民变,数万灾民将即将运往前线,抵御大燕的五百万担粮草抢劫一空。

粮草供应不及,南齐前线士兵发生哗变,二十万守军近半数向大燕投降,南齐国力就此一蹶不振,仅仅半年后国破君亡。

南齐覆灭之前,最后一任国主萧成还曾在朝堂上痛哭流涕,希望文武官员能够将自己家里的银子借与朝廷,暂时充作军饷,以解燃眉之急。

可就算身为一国之主的萧成,如何的声泪俱下,最后以富庶而闻名天下的南齐百官们所拿出的银子,即使前前后后全部加起来,也不到十万两,其中八万两还是皇帝萧成自己从宫中用度节省出来的。

可笑的是,大燕铁蹄攻破南齐国都江陵之后,从这些南齐官员们家里抄没出来的家产,只要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哪一个家中藏银也没有少于十万两之数的。

其中最为讽刺的便是,在那位当年只给朝廷捐了三千两银子的南齐国丈周奎的家中,大燕士兵竟然搜出了三千万两白银的巨款。

大燕国主独孤雄望着那些堆满了两间院子都放不下的,整整三千万两雪花花白银之后,不禁感慨道:

“若是南齐多了这三千万两军饷,谁胜谁负还未可知啊!”

文武百官都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忘在了脑海,大所谓的大儒们又是如何做表率的呢?

南齐国都江陵城破之前,南齐四大名儒:胡缙、解广、吴溥、王艮,四人曾于国都城破之前同聚一室。

聚会当晚,胡、解二人慷慨激昂,约定誓死与南齐共存亡,与国君共生死,期间吴溥默然不语,王艮则是暗自垂泪。

四人分手之后,号称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胡缙、解广二人,转头就投奔了大燕军营。

唯一不是进士出身的王艮,则是回家之后便服药自杀。

胡缙、解广二人投奔大燕之后,还曾做了儿女亲家,可解广晚年犯罪入狱之后,胡缙立刻与他断开联系连解广的女儿,为他生过两个孙子的儿媳,都被他给赶出了家门。

独孤煜母亲陈家本是南方大族,论起来还和当年覆灭的南齐皇族多少有些亲戚关系,陈家为了躲避战乱举家北迁洛阳之后,也把南齐迂腐势力的风气一同带了过来。

状态提示:第七十五章 南齐大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