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村里的女人花>第136章 读书感受
时间办法。

她们为付兰花打上吊瓶以后,刘护士吩咐说:“小钟,你先观察一会儿,如果没什么问题,你去图书馆借些小付爱看的书来,免得她心里长了毛毛草似的。”

钟丽华心领神会,果然不负所望,她到图书馆里借了满满一大包书籍,她抱着这些书回来后,她累得气喘嘘嘘地对付兰花说:“这回不麻烦了,你要是把这些书看完了恐怕人都老的走不动道了,嘻嘻嘻……”

付兰花惊讶地问:“我的天呀,你从哪里弄了这么多书哇?累坏了吧?”

钟丽华抹了把汗说:“没事儿,只要你愿意看,我还能借到,咱这儿图书馆里有的是。”

“你真有本事。”付兰花把这些书翻了一遍,中外书都有:《红岩》、《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野火春风斗古城》、《新英雄儿女传》、《青年近卫军》、《吕梁英雄传》以及《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等等。可这些大部分她都已经看过了,她挑来选去,最终她拿起了那本《高山下的花环》和《敌后武工队》,当然,这两本书也早就看过了,不过,她倒是很喜欢里面的故事和人物。不管怎样,总可以消磨一些时间,免得老是胡思乱想。

这天她懒懒得翻阅着书,最使她感动的还是这本《高山下的花环》,当她再一次看到题记上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又一次触动了她的心灵。这部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时代背景的中篇小说,给人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讴歌了军人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更在于作者李存葆以严峻、深沉的笔触大胆揭露了军队中所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文·革”后遗症,实在令人深思!

这书中描写道,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高干子弟赵蒙生通过母亲的关系,从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调到基层连队暂任指导员,希望通过“曲线调动”的方式来最终达到回城的目的。这种所谓“挂职锻炼”的历练,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并不鲜见。正如如今有些公务员把基层工作当作政治前途的跳板,一心想着去“镀金”,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锻炼,在其位不谋其政,为的只是捞取政治资本,给个人的仕途升迁铺路。

让赵蒙生想不到的是,中越战争的一触即发,让他一时进退两难。更让赵蒙生想不到的是,他母亲从死尸堆里救出来的、被人唤作“雷神爷”的雷军长居然丝毫不念旧情,在全军大会上狠狠地斥骂了他这种欲临战脱逃的不齿行为。

被骂醒后的赵蒙生最终选择了像战士一样去战斗,维护了军人的尊严。还有那个将门之子烈士“北京”,他“倒在血泊中,身上七处中弹,中的是平射过来的高射机枪子弹,处处伤口大如酒盅,喷出股股热血……”。当“北京”壮烈牺牲后,才知道他就是雷军长的儿子。

再就是,副连长靳开来为了给部队解渴带班去砍甘蔗被**炸死,但死后却连一个三等功都没评上,因为他为了战士们而“违反”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烈士梁三喜、梁大娘一家的悲惨遭遇,她和儿媳玉秀朴实善良,等等,这些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足以让付兰花眼眶湿润、感慨万端……

付兰花把《高山下的花环》快读完时,她悄悄地擦拭了一下泪水,刚要继续往下看时,忽然听见门外有人嬉笑着说话声,随后病房的门被人推开了,她抬头一看,居然心里好一阵惊讶。


状态提示:第136章 读书感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