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玄幻奇幻>宋翔>二十二和谈破裂 上
宋朝的使臣来中都,一面又招集朝中的大臣商议对策,这个传闻是否可靠,宋朝的内库有多少积蓄,又真正会拿出多少来?同时又马上命人立刻去上京,招回张鹄回朝的议计。

有人建议立刻责成金国派往宋朝的间谍去探查,宋朝内库的虚实,只是想查宋朝国库也许还有一些蛛丝马迹可找,但内库是皇宫之内的府库,却真是无从查起。而且大宋的使团就在路上,最多十几天,就能到达中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又怎么能查得清楚呢?

而更为混乱的是,有关宋朝内库积蓄的数目的传闻也各说不一,有说只有几百万贯,也有说是一二千万贯,还有更为离谱的说法是宋朝的内库十分丰足,有五九千万贯,南宋这一次出使,是打算一口气把失去的土地全赎回来。

就在金国上下一阵忙乱的时候,大宋的使团以经到达了中都。

※※ 支持原创 ※ 《宋翔》于 ※ 支持正版 ※※

张鹄接到密旨之后,也不敢怠慢,风急火燎的从上京赶回中都。到达中都的时候己是十一月二十九,大宋使团以经到达了三天。

见了完颜长之的面时,张鹄才发现皇帝的脸色非常不好。张鹄也不禁有些奇怪,他在回中都的路上也认真想过这件事情,虽然目前情况有些出乎金国的意料,但总体来看,基本还是金国的掌控之中,南宋想赎地,那就让他们赎好了,一千万贯也不过就能赎回十五座州府左右,凤翔路的十三座州府不是就准备放弃了吗?尽管远比金国预想中的多,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朝廷一下子多了一千万贯钱,财政的压力也可以彻底减轻,有很多事情都可以马上开始办理了。

但现在的情况来,显然不是自己预想的样子。而完颜长之也一语不发,等张鹄施礼之后,才拿起一份纸阑,道:“伯逸,你自己看吧!”

张鹄接过来一看,原来就是宋朝的国书,大致的内容有两条:

第一、要求按金国提出的价格,宋朝要求赎回汝州、许州、陈州、毫州、宿州、徐州、邳州、滕州、兖州、许州、泰安州、济南府、京兆府、凤翔府、绥德州、延安府。共计十二州、四府。合算是白银八百四十万两。折算成铜钱,约在一千贯左右。

第二、宋朝和蒙古以是盟友,与金国签定协议之后,在金国与蒙古之间为中介人,因此如果金国要进攻蒙古,必需取得宋朝的同意,如果金国未经宋朝同意就进攻蒙古,可以视为金国弃约,当然这一点对蒙古也是同样适用。

看完之后,张鹄也不禁大吃一惊,想不到南宋也竟给金国来这么一手。

首先说第一条,这以经不是南宋出不出得起钱的问题了,而是南宋要赎回的这十二州、四府并不是在一起,汝州、许州、陈州、毫州、宿州属南京路,徐州、邳州、滕州、兖州、许州、泰安州、济南府属山东路,京兆府、凤翔府、绥德州、延安府分属鄜延路和京兆府路。

而且这些地方一无例外都是中原、山东、关中的战略要地。一但都让宋朝赎回去,南京开封将处于宋朝的三路夹击中,而整个山东半岛也基本与大金本土分隔开,而整个关中地区都处在宋朝的三面钳制中。可以说如果失去这十二州、四府,一但宋金重新开战,那么宋军将凭借有利的地形条件,可以非常轻松的将中原、山东、关中全部占领,将金国的势力推回到黄河以北的地方。

尽管金国可以用这十二州、四府换回一千万贯钱,但以损失整个黄河以南的全新土地为代价,那就太不划算了。因为谁也不敢保证,南宋得到了这十二州、四府之后,还会信守承诺,继续用银子来赎回其他地方。致少完颜长之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换了自己,是绝对不会干的。

而第二点对金国更是不能接受,金国提出这个建议,就是想要稳住南宋,好一心一意对付蒙古。怎么可以把金蒙的决裁权交给南宋呢?谁都知道,在金蒙之间,宋朝一定会偏坦蒙古。

等张鹄将南宋的国书看完之后,完颜长之又道:“伯逸,你再看看这个。” 说着轻轻一招手,有两个内侍抬上来一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奏本。

张鹄现在是执政大臣,自然有资格看大臣们的奏本,但他心里很淸楚,完颜长之现在让他看这些,并不是让他开始处理政务,因此问道:“皇上,这是什么?”

完颜长之苦笑了一声,道:“都是反对的拆子。”

张鹄怔了一怔,马上就明白了过来。大金即然可以借助民意来影响宋朝的决策, 那么宋朝同样也可以利用民意反过来影响大金的朝政。

赵忱和杨炎当然知道,虽然金国的这个提议充满了阴谋,但自己绝不能首先拒绝,那样做太失人心,因此只能逼金国自行毁诺。因此赵忱首先高调宣布,同意接受金国的条件,并在朝廷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主动宣称从內库拿出钱财来,赎回失地。这一举行立刻赢得了大宋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立刻抢占了在道义上的制高点。

而杨炎又精心挑选了这十二州、四府的地方,作为大宋首先赎回的第一批州府。对于这一点,大宋群臣也无话可说,虽然这十二州、四府并不在一处,而是分散在三块地区內,并且都是战略要地,但并没有违背金国的提议,而且赵忱也振振有词,先把战略要地赎回来,也是为了防止金国反复啊,反正都是要赎回,那么先赎回那一块地方都可以。如果


状态提示:二十二和谈破裂 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