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凰美人>番外:知足常乐(三)
表叔长相太过出众,年轻时fēng_liú不羁的性子伤了哪个姑娘家的心,弄得今生情难相守,故懊悔不已间才选择遁入佛门。

只是盛知乐设想中了盛玉童出家的前因,可万万没料到,这个因果会是因为自小对她疼爱有加的父亲而生,而一个长久以来被父母哥哥们掩藏的秘密由此露出了端倪。

那晚中秋家宴,满楚城圆月当空照团圆,盛家门内欢声笑语,把酒言欢间似有通宵达旦,不醉不归的势头。

初次尝过酒味的盛知乐,因酒力浅薄,当场醉了个不省人事;等自己再清醒过来时,此时已经是一更天过了。

头有些疼间,本想去母亲的药房内寻些解酒的良药,不想路过花厅时,盛知乐发现母亲和表叔盛玉童还在喝酒畅谈。

当时两人就分座在倚栏两头,母亲趴在倚栏上,而表叔靠在柱头上,他们人手各给拿着一壶酒,带着微微醉意,一同赏着头顶那轮明亮无缺的圆月,并在这安静的月夜下追忆着过往。

盛知乐一下子精神百倍来,悄悄躲在一处暗角里,偷听着母亲和表叔的对话。

李淳元:你这次出寺游历,是准备完全放权给玉麒那孩子吗?

盛玉童:他本是北燕的天子,接手江山社稷也是迟早的事;玉麒已经二十一岁,我这个皇叔还要像个奶妈子,替你们扶着那孩子走多久?是时候去过我自己的逍遥日子了。你也不用担心,我敢放手给玉麒管,自然是让他无任何后顾之忧;不过至于他能不能做一个尽人意的好君主,那也看他自己的造化,反正我们这一辈该给小辈铺的路已经尽心尽力,其他就顺其自然吧。

李淳元:儿孙自有儿孙福,况且玉麒那孩子一向自律懂事,这面江山大旗虽然重,但有你这个皇叔搭桥铺路这么多年,此时敢激流勇退,想必定是经你设想得万全中的万全,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盛玉童:不光是玉麒,晋儿那孩子也很替你争气啊,把现今的大历治理得井井有条。我能预见,这两兄弟分治一南一北,携手共进,定能为天下开创史无前例的繁荣昌盛。你如今啊婚姻美满,衣食无忧,逍遥自在,又有这么对争气省心的儿子,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福气好命之人。

李淳元:那你呢?

盛玉童:我?好啊,如今无事一身轻,更加逍遥自在了。

李淳元:我说的是,你真把阿曜从心里放下了?

前面种种关于哥哥们的身份已经够惊人了,当从母亲口中冒出这么句反问,暗听在旁的盛知乐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

表叔盛玉童心里喜欢的人,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什么三纲五常,什么人伦道德,突然在盛知乐认知里变得凌乱不堪,可对人的反应却依旧平静无澜,慈和谦逊。

盛玉童:或许是放下了吧。我佛前苦修十二载,欲脱心魔,此番来楚城,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验证这么多年的修行成果。但现在看来,其结果并不是那么尽人意,要彻底做到佛家的舍离断,我还欠火候。不过让我庆幸的是,心中那条放下的路越来越平顺,越来越坦然,我会坚定地走下去。

李淳元:当年或许我真的做了多余的事,不该将你的心事偷偷告诉阿曜,没有达到半点弥补的效果,反而促成你皈依三宝的决心。

盛玉童:和你没关系,相反他是知道的,不然在我落发皈依佛门前,他也不会来找我,说了那么多关于过去的事。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皈依我佛并不是为成全谁而为,而是为自己寻找一条宁心之路;在你们眼中我所谓的苦,何尝不是一种乐,一种解脱呢?色色空空,空空色色,不过是幻象惑人,弃贪欲练纯粹,功成之日方可自我超脱苦海。阿弥陀佛。

李淳元:他这些年虽然口上不提,但我感觉到,阿曜心中很是不安。

盛玉童:红尘浊世中沉浮之人,有几人活得心安理得的?令他不安的是亲情上的亏欠,而我割舍的是感情上的执念,二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如若不然,当初在真龙寺出家为僧的,就真是他了。无需自扰,你们修你们的红尘道,我参我的方外佛,心之所向不同,道便不同。

李淳元:看来这些年你在佛前苦修,真得悟透了许多。

盛玉童:心静则清明自来,不是吗。

那一声温和的反问间,盛知乐亲眼看见两张表情不一的脸上,绽放出相同释怀的笑靥,像一场久经风雨洗礼的海面,终于回归到平静。

盛玉童:对了,知乐他们兄妹俩,你们还打算继续瞒着?

李淳元:没想那么多,不过你问了,我倒是有点担心知乐那丫头。毕竟这孩子被他父亲,还有她大哥二哥那样宠着,难保将来一天,她不会再次被卷进那个是非圈中。

盛玉童:我倒觉得极有趣,咱们这位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有两个不显山露水的皇帝哥哥在背后给她撑腰,将来择乘龙快婿之时,定是热闹非凡。

李淳元:估计啊,咱们家的未来女婿,要被他们三给折磨疯。

说到此,阵阵畅快的笑声在花厅里浮响起来,一个略显无奈,一个期待满满。

而于盛知乐而言,她的人生在这一刻,忽然有了不一样的模样和期待。

原来,她还真个公主呀!

带着这样的满足,盛知乐又偷偷地溜回自己的房间,。

她想,不管以后未来为她设计了什么样的人生,做自己就好,知足,知乐,人才会长长久


状态提示:番外:知足常乐(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