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逍遥江山>1875章:千里相思一撇消
张徽站起身来,笑着道:“有了,百万军中卷白旗,夫子无人问仲尼。秦王斩了余元帅,辱骂将军失马骑。吾今不用多开口,滚滚长江tuo水衣。毛女受刑腰斩际,分尸不得带刀辟。一丸妙药无人点,千里送君终一离。“每句一个字,正好一到十,这样的高难度,登时引起了不少人叫好。

“我也有了……?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这着诗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全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知州大人好不容易露了脸,这会儿好不欢喜。

轮到了一圈,总算是到了杨峥,众人纷纷将目光看来。

杨峥颔了颔首,略一沉吟道:“我就顺着赵大人的词儿,再说一首吧!“说完不等众人吃惊的眼神,开口吟了起来:”下珠帘焚香去卜卦,问苍天,侬的人儿落在谁家?恨王郎全无一点真心话,欲罢不能罢。吾把口来压!论文字交情不差。染成皂难讲一句清白话。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割下。抛得奴力尽手又乏。细思量,口与心俱是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个数字,嵌入诗中,天衣无缝,难得是这词儿看似一个女子的绝情词,实际每句都含着一个数字,十句话从一写到十。第一句“下”去掉“卜”就是“一”;第二句“天”落下了“人”就是“二”字;第三句“王”“无一”是“三”;第四句繁体“罢”去掉“能”是“四”;第五句“吾”去了口是“五”;第六句“差”即“乂”,“交”去了“乂”是“六”;第七句染黑了就去掉了白色(皂:黑色),“皂”去“白”是“七”;第八句“分”割了下部是“八”;第九句“抛”去了手(扌)是“九”;第十句“思”去了“口”和“心”是“十”。从一到十共十个数字,就这样被巧妙地安排在一首情辞俱佳、通俗易懂的情诗里,难度无疑高了许多,众人都是识货之人,不等他说完,就开始吆喝起来。

轮到高航的时候,他与文采上比不过这些读书人,但偶一为之的诗词还能勉强凑合,先是端起了酒杯喝了一口,这才张嘴念了一首:“好元宵,兀坐灯光下;叫声天,人在谁家?!恨玉郎,无一点直心话;事临头,欲罢不能罢。从今后,吾当绝口不言他;论交情,也不差。染成皂,说不得清白话;要分开,除非刀割下。到如今,抛得我才空力又差;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尚未念完,众人便大声叫好起来,先不说这词儿同样用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是意境上,除了杨峥哪一首不能比之外,比起其他人的毫不逊色,尤其是尤其是“染成皂,说不得清白话”,“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实在令人叫绝。

气氛经过这么一渲染,登时变得欢快了许多,酒就不知不觉多喝了几杯,众人挨着个花心思来敬酒,虽说苏州的清酒没什么杀伤力,喝多了也有些酒意,眼看再喝下去,怕是真的要不醉不归了,杨峥转了个心思,端着酒杯道:“诸位大人如此热情,本官受宠若惊了,下面我们改四季回文诗吧?谁对不上来,罚酒三杯可好?“

这回文诗是文人墨客酒桌上的常客,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词方法。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人们用这种手法造句、写诗、填词和回文曲。虽然不乏游戏之作,却也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平日里酒桌上没少文人墨客拿来作为炫耀才学的资本。

众人也有意表现一番的意思,闻言自是纷纷叫好。

杨峥道:“我先来!”说完略一沉吟,道:“到春来桃花儿开放,杜子美坐在了万花楼上,但只见游春的公子高歌唱:唱的是蔡伯喈在那厢,赵五娘斜依门儿望。好悲伤,好酒的刘伶不久长。又想起,孔明到晚来掌上银灯,坐上了中军帐,看一部奇门书,为人立纪纲。细思量,抚琴的伯牙在何方?古往今来总何用终是南柯梦一场!”

话音一落,张徽接着道:“我也有了,到夏来百花儿开放,李太白坐在了岳阳楼上,但只见避暑的公子高歌唱:唱的是郑元和在那厢,李亚仙斜依门儿望。好悲伤,贪色的纣王不久长。又想起,刘备到晚来掌上银灯,坐上了黄罗帐,看一部礼纪册,为人立纪纲。细思量,下棋的番葛在何方?古往今来总何用终是南柯梦一场!“

“好!“众人齐声叫好。李立嗯了声,端着酒杯转动了片刻,重新放下,嘿嘿一笑道:”这杯酒,不用我喝了,我也有了,到秋来菊花儿开放,陶渊明坐在了赏菊楼上,但只见赏菊的公子高歌唱:唱的是李三郎在那厢,杜十娘斜依门儿望。好悲伤,爱财的石崇不久长。又想起,关羽到晚来掌上银灯,坐上了青沙帐,看一部春秋传,为人立纪纲。细思量,读书的子建在何方?古往今来总何用终是南柯梦一场!“

春夏秋冬,唯独剩下一个“冬“字没人说,登时人人紧张,应对了少不了一脸的惬意,还没应上


状态提示:1875章:千里相思一撇消--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