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孙亮的逆袭>第130章 铁索横江
于两山险要处筑城,仍当进行,以护铁索。如此,则又能起到筑堤之效,又能少征民夫。不知是否可行?”孙亮无耻地抛出几十年后铁锁横江的招术。当初孙皓的铁索横江被人给烧断了,那是水战先打输了,没了水军牵制,自然留给铁索由人处置。如今,两端建有城池,有兵卒守护,下游不远的濡须口再屯些水军,自然不容易被毁了。

“这…”众臣都傻了眼,琢磨起来。

“陛下,这东关、西关分处铁索两端,如何呼应?”一个大臣上前问道。

“自可通过船只联系。敌人大批前来,就有有大堤又能如何?还不是能轻易被切断两城联系。两城被围,自当派出援军相救,凭两城少量兵卒,如何呼应,也不能自行退敌。”孙亮淡淡道。

“陛下天资颖,臣叹服。”恩索了良久,诸葛恪有些丧气地拱手道。

“臣赞同。”韦昭拱手道。

“陛下圣明,臣等赞同。”滕胤等大臣俱拱手道。

“那就这样吧。打造铁索及筑城之事,就由丞相负责实施吧。”

“臣领旨。”诸葛恪上前拱手应道。

见东兴之事协商完毕,孙亮双道:“丞相,诸爱卿,如今我东吴工商兴旺,强国利民。但据言,有官吏任意侵夺工商之利,又有奸商刁民以次充好,食言失信侵夺他人利益,引起纠纷。有道是法为事设,朕欲制定商法,规范朝廷商税征收,规范工商从业行为,保陪从业人员利益,作为裁判工商纠纷依据。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吾意以为可。正如陛下所说,法为事设,今工商纠纷日多,当设商法以作裁量,公私两便。”诸葛恪想了想,道。

“吾等亦以为可。”韦昭等人也不是食古不化之人,俱拱手道。

孙亮大喜,道:“如此,就由中书令韦昭会同相关人员,起草商法,再交于丞相及朝中诸卿一并审定,再予颁布。”

“臣领旨。”韦昭拱手道。

再议了会事情,孙亮也十分配合,俱同意诸葛恪安排。须臾事情议完,朝会在黄门太监的喝令下退朝。

这次朝会,孙亮觉得十分的舒畅。令他满意的倒不是因为东兴的铁索横江,而是商法的开始制定。事先,孙亮还担忧会有不少阻力,想不到十分简单地通过了。看来,得准备些人,把商法编出来,给韦昭作作参考了。

散朝之后,诸葛恪回到丞相府,朱恩、张约就走了过来,道:“丞相,东兴之事如何?”

“成也不成。”诸葛恪笑道。

“丞相,这如何说?”

“陛下允许东兴筑城,但把建大堤改为铁索横江,铁索上布铁锥心遏敌军船只。你们看如何?”诸葛恪道。

“这…这铁索横江之策真是由陛下所提?”两个倒吸了一口气,朱恩奇道。

“应当是吧。”诸葛恪淡淡道。

“丞相,只怕铁索容易被锈蚀,反不如大堤稳固。”张约想了想道。

“锈了换了就是。这样更方便我水军活动了。丞相,陛下如此聪颖,不可小视啊。”朱恩叹道。

“先帝把陛下托付于我,我自当尽心竭力辅之,陛下聪颖,乃是吾等之幸。即可行,尔等可做好准备,等铁索打造完成,再征发民夫随军前往东兴,安装铁索,修筑两城。”

“是。”两人拱手应命。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130章 铁索横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