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高俅不踢球>第十五章
老师他还有一个亲弟弟在啊而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好像是住在许州吧离这里也不算是太远,请他过来,这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捋了捋自己的胡须,陈师道可是颇为自得,也就是自己,在这种关键的时候还能想出一个好点子来,换一个人来,肯定就是手足无措了

“你是说他这个倒还真是”

听见陈师道说的这个人选,高俅也是愣了一下,随后便低下头来仔细的思考了起来。

其实陈师道说的人却也不算是外人,乃是苏轼的亲弟弟苏辙、苏子由。在苏轼去世的时候,苏辙还在北方,本身年纪也实在是太大的,也没有办法奔丧,最后就是写了两篇感人的祭文也就算了。后来的时候似然苏辙多次想要南归,奈何年纪大了,家人也是不少,思虑再三之后还是苏辙的的二儿子苏适代替其父回到了眉州拜祭,而且也不只一次。

守制的这三年里,苏迈他们倒是和苏辙偶尔有信件往来。对于高俅的存在,苏辙也是默许了的。现在找苏辙来,倒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唯一要考虑的,却是苏辙这一大家子的安置问题了。苏轼都已经是子孙满堂,三个儿子、三个孙子了,苏辙自然没可能还是孤家寡人。就高俅了解到的信息,苏辙有两个儿子,一个是苏迟,一个是苏适,这两个人全都跟他们的父亲一样被元祐党人碑的事情给波及到了,现在也是没有什么事情好做。

至于说再下一辈的人,苏迟好像是有三个儿子,苏适则是有两个儿子,至于有没有女儿的,这个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在高俅的记忆之中,好像是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苏迟的一个儿子就归到了苏适的名下,不过具体是什么原因,高俅也没有多问,毕竟高俅的身份还是有些尴尬的,虽然说是亲近,可是过问这种事情也是不太合适的。

高俅要考虑的问题是,请苏辙来,那他的这些儿孙该怎么处理本来按理说高俅是不能对苏辙这一支的人不管不问的,尤其是现在已经解决了元祐党人碑的事情,那些受到元祐党人碑波及的人肯定是要有所补偿了,可是高俅该不该帮他们一把呢

从情分上来说,高俅是应该帮苏辙这一家子人的,哪怕是高俅跟苏辙并不熟悉,可是毕竟还得看苏轼的面子,高俅也是不能袖手旁观。可是高俅对这一家人却没那么熟悉,虽然知道苏辙肯定是没有任何的问题,可是苏辙的那些子孙后代如何,谁也不能打包票,因此就让高俅有些犹豫了。而最麻烦的问题还在于,这件事情高俅还没办法跟陈师道和苏符两个人讨论,这就很是麻烦了。

“怎么季旻你觉得有些为难吗”

察言观色,陈师道自然是发觉了高俅的神色有些不正常,当即便开口询问了起来。

“这个么倒也不是,只不过就是觉得有一些问题,毕竟这件事情不好跟后院的人交代啊”高俅也没办法和陈师道说自己为何而为难,只能是旧事重提,“要不然这件事情先悬着,跟皇上那边是这么说,但是更进一步的事情等到日后再说,你觉得这样做行吗”

“你觉得这样做行吗”

陈师道没有回答高俅的问题,反倒是将高俅的问题复述了一遍,重新还给了高俅。

“好像是不太行啊”

高俅要是十分自信的话,也就不会问陈师道这种问题了,现在被陈师道反问,自然是没有什么话话说了。

“好像也不是不行啊”本来坐在一边,一副事不关己模样的苏符,这个时候却是突然间开口了,“这件事情行与不行的,其实还是应该跟皇上说过之后才能确定是否可行,不过依我来看,倒是有很大的可能,毕竟皇上对这件事情肯定也是觉得为难的,所以说双方各退一步,倒不是不可能的。”

“你这个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高俅翻了翻白眼,对于苏符的话,显然是有些不屑一顾的。

可问题在于,高俅还真的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因此思来想去,却是只能先按着苏符说的做,探探皇上的口风再做决定了。

一番讨论,时间却是已经到了中午,客厅外面走进来了一个少女,来叫高俅等人去吃饭。而高俅自然是认得这个少女的,她就是陈师道的女儿,昨天来的时候跟高俅是见过面的。

“唔,这位叫什么来着”

高俅本想着开口叫一下这个少女,可是愣了一下之后,却是发现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人家叫什么名字,一时间颇为尴尬。

“陈舒窈,所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是为舒窈。”

陈师道捋着自己的胡须,将自己女儿的名字说了出来。

不过陈师道这一解释,却是让高俅有些惊讶了,“语出诗经,不过还真没看出来啊老哥你竟然还会看诗经”

“咳咳为兄饱读诗书,自然也是看过诗经的”

被高俅这么一说,陈师道的老脸也是一红,当即开口反驳起来。

只是陈师道的反驳,却是多少有些无力的。互相之间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高俅自然是知道陈师道的文风是哪一路的,虽然说陈师道肯定是读过诗经的,可是却也肯定没有多么上心,更不要说从诗经里面选取人名了。

而陈舒窈也很是适时的拆了自己亲爹的台,只见其小嘴一撇,张口便说道:“明明是娘亲给我取的名字,爹爹竟然还好意思在这里吹牛真是羞羞”

说完之后,陈舒窈转身便走,完全没有理会满脸尴尬的陈


状态提示:第十五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