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高俅不踢球>第二十章 心灰意懒
?可是王润之知道,苏轼说都不愿意和自己说的事情,再怎么苦劝,其实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苏过凑到了王润之的身边,望着苏轼远去的背影,低声提醒道:“娘,要不要把二叔叫来?”

“这……不太好吧?不是说你二叔被选做出使臣辽国的使臣了吗?我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请他过来,万一耽误了你二叔的事情怎么办?”

相比于苏过的无知,王润之可是了解更多的事情,比如苏轼的弟弟苏辙的事情。

公元一零九四年,是北宋元祐四年,同时也是辽国大安五年,西夏治平四年。这一年的第一天,按着后世的说法,应该是一个星期日,但是很多的事情,其实就已经从这一个星期日开始了,比如说辽国国主的诞辰纪念。

辽国与北宋的关系不用多说,自从澶渊之盟以来,两国的关系好了不少,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派使臣去祝贺辽国国主的诞辰,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早在去年年底,其实就已经定了下来,让苏辙与赵君锡作为使臣共同出使辽国。赵君锡已经被任命为了刑部侍郎,苏辙的任命,却还在朝廷之中商议着,这其中的曲折,其实和苏轼也脱不了关系。

高球有心富国强兵,让大宋朝一统山河,不受外族的侵略,可是现在的高球,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儿子,不说是不是人微言轻,就算是他想说话,又有谁想听呢?与其闷闷不乐,一个人天天发愁,最后高球索性不去想那些破事,什么蜀党、洛党、朔党的,高球一概是左耳朵听进去,然后顺着右耳朵就给忘记了。

今天说起苏辙来,高球却是突然间好奇起来,自己来到北宋这么长时间,苏轼是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文彦博也见到了,可是苏轼的亲弟弟苏辙却是从来都没有见过。按照苏过的说法,苏辙现在也是在汴梁之中的,对于这位于苏轼同为唐宋八大家之意的苏辙,其实高球已经想了很久了。

不过有些事情已经注定了,比如今天高球注定就见不到苏辙。

王润之否定了苏过的提议,然后招手将高球叫到了身边,“干儿,你家先生现在应该已经到了书房了,你给他送杯茶过去吧!”

“啊?哦!好!”

心中还在想着苏辙是个什么样的人,听见王润之的吩咐,高球本能的就愣了一下,等到反应过来,又忙不迭地答应起来。

说起来,高球的身体确实不是很好,不过小小的一杯茶高球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让府上的下人烧好了水,然后冲洗了一遍茶叶,高球端着沏好的茶水推开了书房的门。

虽然这个时候才不过是中午,但是苏轼的书房之内却是一片阴暗,举目望去,高球心中便是一惊,只不过是片刻不见,苏轼的头上竟然出现了不少的白头发,远远看去,就像一个憔悴的老人一样。

木制的门扇,不管如何小心,总是会发出声响。高球推开书房的房门,吱呀一声,打破了书房内的宁静。听见了响动的苏轼,抬起头来,正好对上了怯生生的高球。

“先生,我给您送茶过来了。”

咽了一口吐沫,高球平生头一次感觉到压抑。百度一下“高俅不踢球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状态提示:第二十章 心灰意懒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