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恐怖悬疑>祭灵图卷>296 康熙二十年
福顺成粮行年上市量达700石以上。李家桥万家在十宇街中心建有万春堂中西药铺。东街有洋纱行门面用水泥建筑,当地百姓称洋式门脸。基督教会建有福音堂都代洋味。管外国人叫洋毛子等。

第三次高峰始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组织领导三次抗捐抗税斗争的胜利,把集市变为政治斗争的阵地。如1928年底在鸦鸿桥火神庙召开的中共玉田县党代会县委提出五项重点,其中第三项是利用鸦鸿桥集市赶集人多的机会,深入宣传减祖、减息、减税、反对借口军务加捐加税。

地方党组织利用集市人口相对集中的优势发动搭埝工人、码头搬运工人罢工增资的斗争。领导了沽、桥两镇五、六千人参加的反对征收土布税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吸引了周边的中产阶级和中小地主把资金投放鸦鸿桥市场,开始买房经商开设店铺,如河东韩家七股联办挂片‘信义增’于兴隆大街经营陶瓷、玻璃制品等现代装饰、梳装品。碱厂杨家办有林森书店,经销木版年画、春宫图、笔墨砚纸文房四宝。丰南小集稻地张氏兄弟把海鲜、染料引进集市并定居。

***马氏入驻鸦鸿桥在河滩拥有太和轩大饭店最负盛名,还有徐氏兰亭饭店也小有名气。原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同志儿时驻鸦鸿桥印象最深的是住宅周边家家都开饭铺、每天都听香味。

第四次高峰是改革开放、联产承包责任制、让一部人先富起来。沙发簧、手提包涌入市场,家家是工厂、人人是工人。

旧集市远不适应新市场的需求,展扩市场,京东大集面向全国采购销售,真的火起来了。目前有商号约三千余家。名字都很火,用中国鸦鸿桥,跟国际接轨。如中央大街、复兴、香港街、文化路、政法路、五州商贸、国际商贸城、银河、环宇、宇宙、卫星、飞船、腾飞之类的商号,听起来真的很牛。很酷。称之京东大集之美誉是当之无愧的。

历史上也有四次回落:一是八年抗战,日军占据鸦鸿桥,集镇四门紧闭,进进出出凭良民证。二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斗争扩大化。三是由供销社独家经营、凭票证供给、靠一条腿走路。四是搞社会主义大集,割资本主义尾巴。京东第一大集一落千丈,市场上什么都买不到。

老人滔滔不绝,讲述的非常细致,远超于教科书当中的那一点历史知识。我心中的希望再此燃起,有些激动问:“前辈知不知道边家坟在哪?”老人沉吟了一下说,“没听说,以前确实曾在无终论坛看到过相关帖子,是三十年代北京某家报纸的报道,说明朝有三大寿很有名,可我只听说过祖大寿,这边大寿还真没注意过!”我又问:“那当年的桥在什么位置啊?”老人说:“当年的桥就在今天水泥桥的北面!”我跟张叔互相点了一下头,握手告别老人。回来的车上,张叔问我:“张老说的有参考价值没有?”我点头道:“有!老人旁征博引,胸藏锦绣,但文史工作者讲求证据,老人引用从明朝嘉靖年跳到康熙年间,我们要追寻的恰好是在这之间的事情。”


状态提示:296 康熙二十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