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仕途荣耀>第703章 绝缨会
建站了起来,“陈书记,那就不打扰你工作了,我先回去了。”

陈明宇亲自把罗建送到了大门口,这种礼遇让罗建十分激动,对陈明宇也是更加的忠心耿耿了。

……

陈明宇做事的风格就是干净利落,他当天就把潘东岭叫了过来。

在闲聊了几句之后,陈明宇突然说道:“潘局长,我听说你并非是警校科班生出身,是吗?”

潘东岭赔笑道:“没错,我其实大学读的是历史系,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了咱们县一中教历史。当时我是计划着这一辈子就教书育人了呢,但后来因为一些机缘巧合的原因进了政法系统,然后就在政法系统里面一直待了将近二十年。现在想一想,人生的际遇可真的是云诡波谲,难以推测啊!”

陈明宇道:“是啊,人生确实是非常复杂,难以推测啊!潘局长,既然你是历史系出身,那想必你对历史肯定非常熟悉喽?”

“呵呵,虽然我现在干公安了,但是我对历史的兴趣却从来没有降低过,这二十多年来,只要不是有特别抹不出来时间的情况,那我每天都会专门抽出来一些时间读一读史书。《旧唐书·魏徵传》中,有这么一句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话是李世民说魏征的,很有道理啊!我喜欢看史书,当然没有那么高的理想,但是看多了史书之后,确实可以让人的思想比较豁达,很多事都比较容易能看得开。”

陈明宇称赞道:“潘局长的这个兴趣非常好啊!想必你那儿有不少史书吧?”

“不错,不错,我那儿的史书挺多的。陈书记,您也有兴趣?”

“呵呵,我对历史也挺有兴趣的。潘局长,如果方便的话,那就挑几本书借给我看看?”

“方便!肯定方便啊!陈书记,我今儿回去之后就好好挑几本,明天就亲自给您送过来!”

“呵呵,那就先谢谢潘局长了!”

“哎呀,陈书记,您真是太客气了!区区小事而已,您千万别放在心上。这样吧,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挑几本史书给您送过来。”

“不用太频繁,我看书的速度可是很慢的。”

“呵呵,我明白!我明白!”

陈明宇今天把潘东岭叫过来,当然不是为了跟他借书的,便又说道:“潘局长,你对历史这么熟悉,想必你应该知道‘绝缨会’这个典故吧?”

“知道!知道!说得是楚庄王的事!”潘东岭连声说道。

“能不能具体跟我说说这个典故?”

“呵呵,当然可以。这个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楚庄王依靠名将养由基在平定了一次叛乱之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便命人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这时候,忽然一阵疾风吹过大堂,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之后,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了下来,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会’。7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为楚庄王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后,楚庄王lùn_gōng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7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7年前不究之恩。楚庄王大为感叹,便把许姬赐给了他。”

潘东岭颇为卖弄的说完这个大大有名的典故,又卖弄的说道:“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心胸宽广,雄才大略,跟他有关的著名典故,除了‘绝缨会’之外,还有‘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因猎求士’、‘庄王藏马’等等,堪称是一代天骄啊!在所有的春秋五霸之中,我最为佩服和欣赏的就是晋文公和楚庄王两人。当然了,齐桓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三人也都是一代枭雄。但是相比于晋文公和楚庄王两人,他们两个在文才武略上似乎还是差了那么一些。”

陈明宇称赞道:“潘局长确实是学识渊博啊,对于这些历史典故,完全就是信手拈来啊!”

潘东岭对于自己在历史方面的见识确实挺自负,听了陈明宇的夸奖之后,心里非常得意,嘴上则谦虚的说道:“陈书记过奖了,班门弄斧,班门弄斧而已!”

陈明宇玩味一笑,说道:“潘局长,现在你也有一个做楚庄王的机会,你可一定要把握住啊!”

“陈书记,您的意思是?”潘东岭疑惑的问道。

“呵呵,你们单位有两个刑警,也就是李红伟和江薇,年前不是因为一些工作上的失误而停职了嘛,我跟他们两个早就认识,我认为他们的能力和人品都是没有问题的


状态提示:第703章 绝缨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