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言情总裁>古代农家日常>第三百零二章 八股文的典范
,下面的内容就不必再看了。

而杜锦宁这破题就破得很好。“圣人”指孔子,“能”指颜回。“行藏之宜”,指恰到好处的“行藏”。“微示”二字不仅体现孔颜的师生关系,也突出了颜回的悟性,响鼓不用重槌敲。周东平觉得,这样的题目让他自己来写,破题也就破到这种程度,不能做得再好了。

他继续往下看,直到一字一句把整篇文章看完,他才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整个身子松懈下来。

周东平遇到好文章,会一字一句看得特别慢,似乎要把所有的内容都印到脑子里一般。他看完最后一篇文章时,李一同也把两篇文章都看完了。

李一同轻轻赞道:“好文章,为八股之典范。”

八股文本来是一种很死板僵化的文体,但这两篇文章却写得感情充沛,文笔生动,对仗工稳。

八股的对仗不同于骈文的对仗,更有别于诗词的对仗。它是散文的对仗。这种对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很少有骈文和诗歌对仗的跳跃性,读时不觉其为对,但它同样是音调铿锵,富有音乐性。

而这两篇文章,在声调上都很讲究。

在思想内容上,它句句递进,都言之有物,情感也表现得十分到位。实是两篇十分难得的八股文。

难得的是,他们都出自出一人之手;更难得的是,它们是在府试这种高压考试下、在有限的时间内写成的。被誉为八股文扛鼎之人的周东平都不一定能写得出来。

李一同认为,这样的文章不能评为案首,那是天理不容。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二章 八股文的典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