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仙侠修真>仙尘>第六十一章、左右军合击势成
经活擒过来,掷在地下,自有小兵上前,将宋经绑了。

仝有权见机得很,一看势头不对,赶紧领兵换个方向,避开李诗君,然而,李诗君大喝如雷:“不要走!”

仝有权心中更是慌张。

此时李诗君大军四面合围,仝有权拼死冲杀,只剩下百十来个亲卫兵,在昏天黑地里,跟随主将杀出,冲到经县城下时,恰好城门大开,就一头往城中钻来。

刚刚入了城门洞,就听得不断地“扑通”“哎哟”之声!原来,经县县城,已经被李诗君部将张立张遥二人趁虚夺取,伏兵在城门洞里设下绊索,是人到人倒,马到马倒。

仝有权急匆匆,意惶惶,到了城门洞里,怎么能不是“‘扑通’‘哎哟’”呢?

“扑通”自然是摔倒之声,“哎哟”当然是摔倒后发出惊叫。仝有权在一片扑通哎哟之声里,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擒了。

此时经县已经被拿下,李诗君进入经县城中,来到县衙坐定,着人押过仝有权一般俘虏,李诗君向仝有权道:

“仝将军,你如今已是俘虏,失了经县,那辛君集与卜君瑞必也不会放过你,你是投降还是不投降?”

仝有权未及答话,就见一将,手执双锤,带数人押过一将来交令。仝有权看时,却正是自己派出去寻找阻断水源之处的偏将林闯。

仝有权暗叹一声:想不到,一着棋错,满盘皆输!至此,仝有权就向李诗君道:“元帅,末将愿意归顺太平汗国。”

李诗君笑道:“本城兵将,都是你的属下,你负责说降他们,如何?”

仝有权道了一声“是”,就随李诗君指定之人,来劝降一帮俘虏。

天亮后,仝有权做好了劝降工作,来回报李诗君。

李诗君道:“仝将军,烦你写封信给辛君集和卜君瑞。”

仝有权道:“不知元帅让末将写什么信?”

李诗君道:“你只说经县被围甚急,让他速派人来救援。”

仝有权听了,自去写信,李诗君就先派人送信求救。却留下徐兴守领兵三万守经县,同时严密封锁经县消息。自己则是带了十万人马出了经县,在木门州回经县的要道九凤岭上埋伏。

却说木门峡前线,卜君瑞与辛君集努力抽调了五千兵来救经县,领兵之将季寒只道九凤岭离经县还远着呢,五千人马在他指挥之下,大摇大摆地闯进了李诗君太平军十万人马包围圈……

不用说,五千无备之兵对上十万有备之众,连一轮十箭齐射都挺不过:前后数分钟时间,就被消灭个干净。

李诗君又让仝有权写信求援,说道是季寒援军被太平军一战抹杀干净,经县如今危如累卵!

却说辛君集与卜君瑞两个,守在木门峡前线,连木门州本城都顾不得回。为啥?太平军林珙所部,虽是失了大将张猛,但又有宋义与吕岩领兵两万前来助战。

宋义比张猛弱不了多少,更比张猛多一分智谋,而那吕岩,却又是文武双全,足堪为帅。林珙得二将之助,攻打木门峡隘口更急。双方斗智斗勇,大西军除去占有地利优势,其他都弱于太平军。

论斗智,等于是卜君瑞一个对上太平军军师柳无名、伏立明、林珙、吕岩四个,论斗勇,辛君集虽然也是老将,曾经在大同汗国武考大比中得过名次,却是比不得太平军有宋义、吕岩二人,林珙虽是武艺略弱一分,但此人有智啊。

等到辛君集与卜君瑞接到经县第二次求援后,卜君瑞与辛君集两个本已是焦头烂额,到这时就都急了:

经县一旦不保,太平军李诗君部必然会长驱南下,来夺木门州主城木门县。那时,六万大军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岂不是玩完了么!

辛君集道:“卜相国,目前我军在这木门峡,能作战的兵力,其实只有四万多人了。此时又是个腹背受敌的态势,我们怎么办呢?”

卜君瑞道:“辛都督,腹背受敌,是必败之局,只是,我主汗皇若能救援经县,使我军无后顾之忧,这木门峡,他林珙便休想拿去。不如我们派人向我主汗皇求援!”

辛君集道:“卜相国,纵然我主汗皇出兵来援,但也救不了经县之危急呀,远水怎么能救得了近火呢?”

卜君瑞道:“没法子,我们也只好再抽调部分人马去援助经县喽。”

辛君集道:“我们这边再抽调人马,兵力更是不足呀。”

卜君瑞道:“都督,我们梯次抽调兵力。先行抽调本州北面各县人马作第一路援军,去救援经县。

同时,令本州主城木门县守将梁秋领三千兵,作第二路援军,并统率本州南部各县人马,协助经县拒敌。

我们这边,再抽调三千兵,让石虎将军带领,作第三路援军,也去守住经县。”

辛君集道:“相国所言虽好,但是,本州主城木门县抽调三千人马去后,防守就十分虚弱了呀!”

卜君瑞道:“不然,若是经县丢失,那本州主城三千人马也挡不住李诗君,若是经县守住了,木门县主城中就是没有多少兵,也照样安如泰山。”

辛君集道:“说得是啊!”

于是,辛君集自然命令传令兵去各县抽人马,援救经县,卜君瑞则是写了求援之表章,差人送去大西汗国都城所在之西宁州。

却说李诗君这边,一边封锁已经夺下经县的消息,一边作出连营包围经县的假象,一边是流星探马不断,打探辛君集卜君瑞的消息。

这边李诗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左右军合击势成--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