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771节 全面攻日 5
韩国,花费岂能都是自己掏腰包?蒋纬国可是从来不干亏本买卖的。小说网面对蒋纬国近乎蛮横的强硬态度,人在屋檐下的韩国临时政府不得不低头,给蒋纬国打下了几十张欠条,前前后后加起来足有十几亿美元。实际上,蒋纬国并不在乎韩国的钱,他只是用这个作为在战后能更好地控制韩国和韩国政府的工具(用蒋纬国的话说,“欠老子的钱,还敢不听老子的话?虽说借钱的是孙子,欠钱的是大爷,但也分情况,就韩国和中国的国力差距以及地理关系,欠老子钱的韩国人敢在老子面前装大爷?”)值得一提的是,加入韩国光复军的朝鲜籍日军俘虏基本上都被日军训练过,虽然其训练程度完全不能跟南京军相比,就是跟黄俄军相比也很不如,但足以上战场了,并且,韩国光复军内部被南京军安插了大量的“军事顾问”“军事教官”“军事观察员”等武装人员,名义上“帮助韩国光复军提升战斗力”,实际上就是为了牢牢地控制住韩国光复军,让韩国光复军完全地听命于南京军;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光复军的兵源不只是朝鲜籍日军俘虏,还会招募南京军占领区内的韩国当地青壮年,因此,韩国光复军在很短时间内就扩大到了十万之众(韩国有人,南京军有钱有枪,就地组织十万韩军是非常容易的事),成为黄俄军之后的第二支协助南京军作战的武装集团。南京军、黄俄军、韩军,三支军队里,最强大的当然是南京军,清一色的机械化武器装备,其次是黄俄军,跟南京军一样清一色的德式装备,但在重武器和自动武器的数量上只有南京军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韩军垫底,清一色的日式装备(韩军使用日式装备也算是重操旧业、得心应手)。

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三大战争因素里,南京军在朝鲜战场上毫无疑问地掌握着“天时”和“人和”,至于“地利”,南京军也是和日军平分秋色。这场战事的最终结果已经注定,对于这一点,冈村宁次在心里也不得不承认了,但他还是要竭尽全力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敌强我弱,冈村宁次只能学习当初的蒋纬国,使用各种“旁门左道”来取得扭转战局的希望。

汉城东南部八十多公里的原州,深夜,小雨淅沥。冈村宁次正在这里亲自给第三师团师团长山本三男中将送别。

“山本君,多多拜托了。”冈村宁次十分动情。

“司令官阁下请放心!我和我师团一定完成任务!如果完成不了任务,也会战至全体玉碎,尽忠天皇、报效帝国!”山本中将肃然立正。

冈村宁次点点头,然后打开一份朝鲜半岛地图:“山本君,你看,朝鲜战事自爆发截至此时,只不过持续了两个多月,敌军已经兵临汉城城下,其进展不可不说快,不过,正因为敌军推进太快,所以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其后方占领区进行经营和巩固,对其后方占领区控制力度还很不足。从整体上看,以汉城为分界线,半岛北部已经沦陷于敌手,但是,敌军并未全面地控制半岛北部。朝鲜半岛八成地区是山地,少量平原集中于西部靠海处,中部和东部几乎都是山脉、丘陵、森林,不适合机械化部队大规模进军。战事爆发后,敌军横跨鸭绿江,主力都是在半岛西部一路由北向南,用于中部和东部的兵力很少,目前,敌军与我军激战于汉城一带,在汉城以北的半岛北部,敌军真正控制的是半岛北部的西部,严密地控制着城市和交通网,但其在中部和东部都兵力薄弱,因此就给了我们可乘之机。”他指点着地图,“山本君,你的第3师团下辖着第5、第29旅团,接下来,第5旅团化整为零,从半岛东部的太白山脉一带翻山越岭,一路由南向北,潜入半岛北部即敌军控制区内,第29旅团则同时从浦项(朝鲜半岛东南部港口)乘船出发,连夜顺着半岛东部海岸线一路由南向北,在次日黎明前登陆元山(朝鲜半岛东北部港口),继而再化整为零地潜入半岛北部即敌军控制区内。”

山本中将认真地听着:“司令官阁下,您是打算让我的第三师团分陆海两路潜入支那军后方控制区内,再寻机歼敌?”

冈村宁次先点头后摇头:“潜入敌军后方控制区是对的,但不是寻机歼敌。小说网你师团必须化整为零,以大队甚至中队为单位进行活动,不要与较多的敌军发生较大的战役,注意保存实力,不要进行无谓的牺牲,针对他们的交通网进行袭扰和破坏,得手了就撤离,不能恋战,躲入高山密林里,做好在得不到后方援助的情况下进行持久性战斗的准备。”

山本中将听得有点难以接受:“司令官阁下,请恕我直言,这不就是游击战吗?”

“对,就是游击战。”

“可是…在堂堂正正的正面决战中打败敌人,才是帝国军的传统啊!”

“以前可以这样,但现在不可以了,敌人的实力比我们强得多。你看帝国海军,试图在堂堂正正的正面决战中打败敌人,结果是什么下场?”

“可是…我的第三师团是帝国陆军的主力部队,岂能…”

“岂能放下身份去打游击战?”冈村宁次苦涩地摇摇头,“山本,你要明白,帝国现在已经是这场战争中的弱小一方,弱国军队该怎么打仗,帝国军现在就该怎么打仗,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不变。只要能有效地打击敌人,使用什么战术又如何呢?胜利才是目标,打输了,手段再怎么


状态提示:第771节 全面攻日 5--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