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769节 全面攻日 3

汉城,中日前线。小说网天地变色,日月无光。超过一千架的南京军轰炸机在数百架战斗机的护航下不断盘旋在汉城以及汉城周边五座城市(仁川、富川、安养、水原、城南)的上空,没完没了地进行投弹,密如雨点的炸弹汇聚成了一场地毯式的狂轰滥炸,机群所到之处,地面一片接一片地被淹没入滔天的火海和随后遮天蔽日的烟云中,地动山摇间金石俱裂,建筑物在飞沙走石中分崩离析、轰然倒塌,被夷为废墟、瓦砾、平地,地面被炸成了寸草不生的焦土,人和其它各种活物尽皆被炸得灰飞烟灭,与此同时,南京军地面部队的成千上万门火炮也一起向目标倾泻着雷霆万钧的烈焰狂澜,炮群一次又一次的齐射着,汉城等目标一次又一次地天崩地裂、排山倒海,大地犹如发生八级大地震般在剧烈地颤抖着,天塌地陷、天旋地转,数以千计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突击车掩护着潮水般的南京军向汉城等目标咆哮而去。汉城等地的居民们都被这幕惊天动地的战争场景给吓傻了,从未见过如此雄壮惨烈的画面的他们有的呆若木鸡、目瞪口呆,有的魂飞魄散、乱跑乱叫,有的呼天抢地、嚎啕大哭,窗户玻璃在强烈的声浪冲击波中被震得粉碎,哗啦啦地倾泻而下,房屋颤抖着随时都会倒塌,硝烟铺天盖地,让白天犹如夜晚般黑暗一片,人在持续得没有任何间歇的爆炸巨响中被震得失去了听力。攻城部队总指挥陈明仁在前线总指挥部内举起了望远镜。这场波澜壮阔的大战的各种细节场面开始逐一地出现在望远镜视野中。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南京军通过机群炮群炸得汉城等目标区域几乎没有活着的敌军还存在于地面上,日军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一改以前死拼硬打的作风,并且极大地吸收了南京军当年以弱克强时的经验,汉城日军采取了大量的土工作业,把人员、物资、火力点等大部分都进行了地下化或半地下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有生力量,不过,南京军的陆空火力实在太强大,这导致日军仍然在南京军的大轰炸大炮击中死伤惨重、损失巨大。随着南京军地面部队的全面出动,天空中的水平轰炸机、战略轰炸机陆续地撤离,取而代之的是数量仍然众多的俯冲轰炸机(水平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不具有精确轰炸的能力,俯冲轰炸机则具有精确轰炸的能力,南京军既已出动地面部队展开攻城,如果继续使用水平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进行不分青红皂白的轰炸,基本上会在炸死日军的同时也会炸死一样多的南京军),一批批俯冲轰炸机如影相随地跟着一股股发动进攻的南京军地面部队,坦克铁轮滚滚,进攻中的南京军地面部队无一不是以坦克开路。陈明仁盯住一支南京军地面部队,那支部队约两个营的规模,一个营是南京军,另一个营则是黄俄军。南京军虽然大量地使用黄俄军参战以此增强军力,但并不是“黄俄军在前面冲锋陷阵、流血牺牲,南京军在后面督战观看”,这么做会有两个弊端,一是黄俄军官兵们必然产生“我们只是炮灰”的念头,从而影响他们的士气和信念,二是南京军不亲自打恶仗、打硬仗,就会导致南京军逐渐地松懈下来,因此,进攻中的南京军部队是由南京军和黄俄军混合组成的,在正面进攻时双方比例差不多是一比一或一比二,在跟日军打巷战时,黄俄军比例就要大大增加了,在后期扫荡占领区、清缴日军散兵游勇时,则基本上由黄俄军全部负责。陈明仁看见,那支“中俄混合”的南京军就像成百上千的其它部队一样,既具有视死如归、奋勇前进的战斗精神,又表现出非常过硬的战斗素质和战术水平,队伍里的军官、士兵、步兵、装甲兵、观察手、机枪手、炮手、掷弹筒手、投弹手、爆破手、狙击手等不同职务不同兵种的军人们以训练有素的理想配合程度猛烈地进攻着日军一个中大型据点,坦克一马当先,坦克炮飞火流星般轰射着日军据点,坦克机枪更是扫射得犹如暴雨梨花般,打得日军几乎抬不起头,稍有露头的日军立刻中弹毙命,在日军据点附近的一处土坡后,隐藏着日军一个迫击炮组,迫击炮弹不断地抛射着飞向南京军,坦克炮无法直接轰射,只见南京军队伍里立刻分出一支突击小组,在同伴的火力掩护下绕到日军迫击炮组后面将其干脆利索地端掉,同时,队伍里的无线电通讯兵呼叫了空中援助,两架徘徊在附近的俯冲轰炸机迅速地赶过来,精确地把两颗穿甲炸弹投掷到日军据点上,先贯穿而入,继而轰然爆炸,炸得日军据点由内向外地猛烈爆炸开,里面的日军血肉横飞、死伤狼藉,有军官试图组织反击,立刻被南京军狙击手一枪毙命,坦克随即再次开动,掩护着步兵们一拥而上,龙精虎猛的步兵们挥舞着精良的武器,跃入日军据点废墟里,毫不留情地把没死的日军逐一击毙,接着,那些黄俄军官兵犹如看到宝贝般冲向日军尸体,兴高采烈地用刺刀割下日军人头,摘下日军武器,然后喜形于色地交给队伍里的南京军军官进行登记。南京军规定:黄俄军在对日战场上的战绩以日军人头和日军一件装备共同作证,换而言之,一名黄俄军士兵想要证明自己在战场上杀死了一名日军,需要上交被他杀死的日军的人头和这个日军的装备之一,步枪钢盔都可以。这么做,登记起来十分直接,能有效防止“作弊”。比如,一名黄俄军杀死了一个韩国人,


状态提示:第769节 全面攻日 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