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572节 乞和停战 2
耗尽了苏军最后的元气,德军继而上阵,灭了苏联,岂不是趁机摘桃子、占便宜?肯定会让中方高层有意见;第二个原因是为了“缓一缓”,留点时间用于处理苏联乞和的事。不过,希特勒也没有命令德军全线停战,他命令斯大林格勒战场上的德军继续进攻,以攻占这座城市为目标,一来加大德军在战场上的胜利、战果、主动权,二来可以震慑苏联当局和斯大林本人,迫使苏联为了乞和而拿出更多的东西,三来为了羞辱斯大林,毕竟斯大林格勒是以斯大林本人名字而被命名的。

日、意、英、法等国对苏联向中德进行乞和的事情不是很清楚,最清楚这件事的就是苏联本身以及中德,还有充当“主持人”的美国。

苏联是向中德同时乞和的,所以中德都拿出了各自的条件。希特勒态度强硬,强硬得近乎蛮横,他对苏联赔钱赔物倒不是很感兴趣,他最注重的还是苏联的割地。苏联在乞和中愿意“把列宁格勒以北、莫斯科以西、斯大林格勒以南所有原属于苏联的地区都割让给德国”,但不包括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三城本身,希特勒则要求,苏联必须割让以上三城,苏联的保留领土要进一步萎缩,国界线要继续后退,斯大林打算把苏联东欧地区50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出一半给希特勒,但希特勒要更多,并且,希特勒非常精明地要求苏联割让出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新地岛。众所周知,苏联虽然领土辽阔,但极度缺乏出海口,苏联在东欧地区北部的出海口主要是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摩尔曼斯克在列宁格勒以北,按照乞和条件,已经被苏联割让给德国,所以苏联只剩下阿尔汉格尔斯克了,但希特勒毫不留情,把苏联最后一个港口也要割让走,这样,以后的苏联就彻底变成了东欧东部的一个“内陆国”,虽然在北部还有几百公里的通往北冰洋的海岸线,但没有一个能够使用的港口,并且希特勒要求苏联再割让出新地岛,明显是要在以后苏联的北部建立一个大型海上基地,密不透风地监视苏联所剩无几的海岸线。

如果真的这样,苏联虽然会得以继续存在,但完全被德国保卫、监视、掌控,断绝了所有对外通道,就是“大德意志帝国”版图内的一个“国中国”,就像意大利境内的梵蒂冈。

毋庸置疑,斯大林是难以接受希特勒的新条件的。

蒋纬国对苏联提出的要求没有希特勒那么强横,反正他要的东西,斯大林已经在乞和条件里给出了:如果苏联乞和成功,中国可以派人进入苏联所剩领土内接收工业设备(按照原则,苏联的工业设备是中德瓜分的,德国不是太需要、太看得起苏联的工业设备,希特勒会很慷慨地把苏联工业设备的大部分都分让给蒋纬国),另外,蒋纬国还会在苏联境内招募几十万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等等,充实中国的科研工业技术水平。当然了,钱和资源、物资,蒋纬国也是不会客气的。

因此,苏联乞和的最大矛盾点还是在希特勒身上,希特勒和斯大林条件相差太大。

苏、德、中、美四国的外交官员、高级特使们在柏林、北平、华盛顿三地展开了一番又一番激烈会谈。在这同时,联盟国并没有给苏联喘息时间,南京军虽然偃旗息鼓了,德军则在继续大打特打,用军事上的压力把苏联当局压得喘不过气,也避免上苏联的缓兵之计。

在这段边打边谈的时期里,希特勒频繁地跟蒋纬国互相发电报,交换意见,其中一次,希特勒这样询问蒋纬国:

“小蒋先生,你觉得我们需不需要在苏联的乞和条件里加一条‘斯大林必须下台并且由苏联新政府将其作为战犯转交给我方’?”

“元首阁下,您为何有这个打算?”

“斯大林此人虽然劣迹斑斑、粗暴愚蠢,但确实颇有铁腕手段,我可不希望他成为‘苏联的希特勒’。”

“我明白元首阁下您的意思了。乞和成功后的苏联,简直就是二十三年前打输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被迫签署《凡尔赛条约》后的德国的翻版,但德国在经过二十三年的励精图治、浴血奋战,终于再度崛起,假如苏联跟德国一样卧薪尝胆、知耻后勇,我们就要大事不妙了。不过,请恕我直言,元首阁下您多虑了。苏联不是德国,斯大林也不是您,存在着本质区别。另外,我们并不会跟苏联缔结永久性的和约,不会给斯大林多少时间的,并且,我们在眼下留着斯大林比除掉他或推翻他更加有利于我们。”

“何出此言?”

“斯大林性情暴戾、凶残嗜杀、刚愎自用、心狠手辣、猜忌多疑、贪恋权力,他爬上列宁继承者的位置并非他众望所归,而是因为他最狠毒,本来,他的倒行逆施已经导致很多苏联人对其恨之入骨了,而这场战争的惨败和这种史无前例的割地赔款进一步地让他不得人心,所以,斯大林的位置已经摇摇欲坠,大批苏联高层对他阳奉阴违、各怀鬼胎,可以想象,第一,斯大林本来就是一个极度贪恋权力的人,他不会放弃手中权力的,第二,斯大林此时退无可退,一旦他下台,就是他死无葬身之地的时候,所以他在接下来只能更加变本加厉地、丧心病狂地、不择手段地巩固他的权力,必定会在苏联境内再度掀起一场场大清洗、一阵阵血雨腥风。元首阁下,我们故意留着这么一个暴君继续荼毒苏联,难道不是我们的好事吗?”

<

状态提示:第572节 乞和停战 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