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407节 紧锣密鼓 4

中日议和停战以及德中日意四国联盟成立后,中国得到了真正“和平发展、和平建设”的时间,这段“和平时间”要远远地比先前的“黄金十年”(年)更加安宁,因为黄金十年期间,日本一直都在外部严重地威胁着中国,但在眼下,日本这个“中国最大外患”已经暂时性地不存在了,使得中国可以极大地如释重负,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国内的发展和建设事业。同时,东亚局势也更加复杂了。中日议和停战,是明摆着的,是公开的事,但德中日意四国联盟是秘密的,美、英、法、苏等国自然知道中日已经不打了,从表面上看,中日议和停战,因为“两国都被战争的巨大消耗拖得摇摇欲坠,所以暂时性地不打了,暗中抓紧时间、积蓄实力,准备下一场的中日全面大战”,但是,中日议和停战这件大事中出现德国的影子,就使得这件大事变得令人玩味了,美英法苏都有自己的情报机构,或多或少地刺探到了一点内幕,隐隐间,中日议和停战似乎与“德中日勾结”挂上了钩。美英法苏高层不得不给予高度重视,其中对此最重视的自然是苏联,因为“德中日勾结”堪称苏联的噩梦,日本素来对苏联怀有领土觊觎野心,德国一直对苏联磨刀霍霍,中国也跟苏联有着深仇大恨,如果这三国联起手,苏联的安全处境就极度不妙了。莫斯科方面,斯大林与众苏联军政高层召开紧急会议,反复地商讨对策,最后得出两大策略:

第一,按兵不动,怂恿中日继续开战,让中日继续打成一团,互相耗尽国力军力;

第二,果断出手,获得一大块战略缓冲区,从而加强苏联远东国土的安全度,这块“战略缓冲区”可以从两个地方获得,一是中国国土,二是日本在中国的占领区。斯大林等高层在认真研究后,倾向于第二个,因为,苏联出兵中国的弊端太大,一来中国是主权独立国家,没有干什么“得罪”苏联的事,所以苏联出师无名,如果强行出兵,苏联就跟日本一样都是侵略中国的侵略者了,必然会让苏联在国际上承受骂名,让苏联的国际名誉一落千丈,此举还会导致中国境内的亲苏亲共势力、组织、人员与苏联离心背德或在中国境内成为过街老鼠,影响中国境内的布尔什维克事业的发展,同时,苏联出兵中国,还可能本末倒置,导致中国彻底跟德日合伙,那苏联就得不偿失了,另外,苏联已经跟中国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出兵中国就是赤裸裸的撕毁条约、言而无信,彻底让苏联的国际声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并且,苏联也没必要出兵中国,因为中国的新疆、外蒙古地区已经在苏联的渗透和半控制中,新疆和外蒙古就是苏联和中国之间的缓冲区(虽然这两个地方都是中国的国土,但苏联肯定不可能拿出自己的国土作为中苏之间的缓冲区);所以,苏联应该出兵日本在中国的占领区,一来,日本侵略中国,苏联可以打着“帮助中国赶走日本侵略者”的冠冕堂皇的旗号,从而出师有名,赢得国际上的赞誉,还能为中国境内的亲苏亲共势力、组织、人员提供道义上的优势,赢得人心,助其获得生存发展的政治条件;二来,苏联此举还可以拉拢中国,破坏“德中日三国联盟”,苏联到时候故意归还一部分日占区给中国政府,中国政府一来难以不动心,二来无法拒绝,逻辑是现成的:日本侵略中国,苏联慨然帮助中国赶走日本侵略者,收复了一部分中国沦陷区,中国政府怎么能不要?中国政府不要,岂不是卖国求荣?中国政府一旦收下苏联的“礼物”,德中日联盟就会出现内部分裂,德日会怀疑中国暗地里跟苏联勾结了,在背后出卖德日,可以想象,日本本来就极度不信任中国,看到苏联帮助中国打日本,日本高层肯定会彻底恼怒,彻底跟中国翻脸,甚至爆发中日下一场全面战争,苏联就实现目的了;三来,苏联到时候名正言顺地占领一部分中国国土(日占区),可以让中国境内的亲苏势力获得生存空间;四来,不久前的张鼓峰战役中,苏日军队正式交手,日军连连溃败,丢失了张鼓峰,还被苏军趁机占领了张鼓峰附近一大片地区,所以苏军高层认为日军战斗力“不过如此”,从而对打败日军充满信心(实际上,张鼓峰战役中,日军是害怕受到中苏军队夹击,所以采取了避战退让对策)。

打定主意的斯大林传唤了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员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元帅,向他下达了两个命令:

第一,加强对新疆和外蒙古的控制,要让这两个地方“完全地被苏联控制”,但为了不过度地刺激到中国以及考虑到国际舆论影响,暂缓外蒙古的独立,拒绝新疆土皇帝盛世才多次提出“苏联帮助新疆人民在新疆建立苏维埃共和国,新疆脱离中国、加盟苏联”的请求,苏联政府仍然承认新疆、外蒙古都是中国的领土,但在暗中要实质性地控制住新疆和外蒙古;

第二,准备对中国境内的日军发动一场“大规模和高强度的局部战争”,目标是攻占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让这两个省变成苏联在远东与日本之间的陆上战略缓冲区。

“是!斯大林同志!”布柳赫尔元帅肃然领命(原先历史上,布柳赫尔元帅在大清洗末期也就是月被秘密处决,但此时受中日战争也就是蒋纬国的“蝴蝶效应”影响,幸运地没有搭上大清洗的死亡末班车,躲过了一劫。)。


状态提示:第407节 紧锣密鼓 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