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302节 后劲不足

豪斯霍费尔走后,蒋纬国一夜未眠,他想了很多很多。

首先必须承认,在原先历史上,中国虽然是二战的战胜国之一,但赢得确实是灰头土脸,虽然美国人把中国拉进了“同盟国四强”阵营里,但在这个所谓的美、英、苏、中四强国里,中国只是另外三国的跟班甚至是被鱼肉的对象,雅尔塔会议就是最直接的证明。蒋纬国一直竭尽全力做着的,就是让自己的苦难祖国能在这场世界大战里赢得更顺利一点、更完美一点,在战后的世界新格局、新秩序里获得的利益能更多一点。蒋纬国走的,其实是一条没有选择的路,如果他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置身事外”,中国最后结局还是原先历史上那样的,那么,第一,蒋纬国会极度不甘心,第二,蒋纬国自问也辜负了上苍给他的这个“改变历史的机会”。蒋纬国肯定要做些什么,他要改变历史,但是,改变历史就等同于“创造新历史”。

蒋纬国非常亲德,一是德国确实对中国很好,二是他没有别的选择。在中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在国际上能依靠谁呢?美国最强,但美国隔岸观火且唯利是图,英国和法国都安逸怠惰、鼠目寸光,苏联则口蜜腹剑、包藏祸心,唯有德国,才会大力地支持中国,这在原先历史上本就是这个套路,蒋纬国只不过凭借他的“先见之明”优势进一步地扩大了德国的援华力度。眼下的中日战争已经爆发七个月,中国军队打得很出色,这七个月里,日本人在中国战场上付出的代价起码是原先历史上同期的五倍,让日本人在战略上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为什么中国军队能打得这么出色?德国的援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蒋纬国,德国给中国的援助起码是原先历史上同期的五倍,没有那么多的德式武器,蒋纬国自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接下来,蒋纬国该怎么办?他该带着中国走上什么道路?这个问题非常沉重。

从民族仇恨和国家利益的角度讲,中国的第一敌人是日本,第二就是那个北方红色帝国。蒋纬国渴望彻底毁灭日本,绝不让日本人还像原先历史上那样“被中国人客客气气地送上船、送回国”,蒋纬国要让日本人为他们的罪行付出足够的、十倍百倍的代价,要让中国在中日战争里获得真正的全胜,然后,蒋纬国也很想跟苏俄好好地干一场,首先要阻止苏俄在这场战争中继续对中国乘火打劫、背后捅刀,其次要跟苏俄好好地算一算那些血海般的陈年血债;除此之外,东南亚地区也是中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如今被英法荷霸占,若能趁此大战收回来,自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蒋纬国非常“贪心”,但令他极度痛苦的是,他本钱实在太有限了,中国的工业、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方面都十分落后(文艺不落后,一堆整天骂政府的大师巨匠),就算军队,中国海军和中国空军的整体实力确实不值一提,中国陆军在规模上非常庞大,但战斗力却是徒有其表。蒋纬国想要靠着这点微薄的本钱,为国家牟取到最大化利益,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中、德、日、美、英、法、苏七大国里,美英法利益一体化,所以这三国就是一个集团,中国、德国、日本、苏联都是“自成一派”,中德关系亲密,中日不共戴天,德日关系平平,德苏互为对手,中苏互相利用,日苏各怀鬼胎。若以蒋纬国的“灭亡日本、报复苏联”构思为前提,世界大战无非只能是以下这几种“组合方式”:

第一,中美英法苏vs德日;

第二,中德美英法vs苏日;

第三,中德vs美英法苏日。

显而易见,第一种就是原先历史上的“组合”,此方式的好处是稳妥,中国肯定会获胜,但坏处很多,一是中国只能战胜日本,无法报复苏联(蒋纬国肯定能让日本败得最惨,并且会全力阻止苏联对中国进行落井下石),既不能收复北方西伯利亚,也不能重获南方东南亚;

第二种的优点也是稳妥,也肯定必胜,毕竟美德两大国都在中国这边,但组合难度很大,并且中国无法夺回南方的东南亚;

第三种等于自杀。蒋纬国宁可抛弃德国也不搞这种“组合”,中国这么做太危险。虽然,蒋纬国为了获得德国更多的援助而把中东油田告诉希特勒,并对德国进行了多方面的“战略指导”,此时的德国肯定能比原先历史上更强大,能在战争中打得更好,但还是会寡不敌众。

如今,德国人带来了第四种“组合方式”:中德日vs美英法苏。按照德国的战略构思:中日化敌为友,然后中德日一起打苏联,灭亡苏联,瓜分苏联,三国既获得巨量的资源财富,也能在陆地上连为一片,整个亚欧大陆就是中德日三国主宰支配,三国都会成为“洲级大国”,获得挑战世界第一的美国的资本,注意,打苏联的同时,德意跟英国开战,进攻非洲和中东,抢占中东油田,中国(也许在日本帮助下)打英国的缅甸,从而跟德国一起打通印度洋通道。这里存在一个非常重大的悖论:对于中德日三国联盟而言,最完美的战争步骤是先灭掉苏联,然后再跟美英法开战,但是,为了抢占中东油田,德国必须要对英国同时开战,因为中东是英国的地盘,所以,中德日要同时对苏联和英法开战,如果这个时候美国提前参战,中德日就真的危险了,就要同时对付美英法和苏联了,当然了,这也是德国拉拢日本


状态提示:第302节 后劲不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