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301节 德国特使

2月1日这天,蒋纬国收到一份来自万里之外的电报,电报内容言简意赅却又意味深长:你快要做到了,我现在对你、对中国都充满了高度的信心。

发电报的是希特勒。

蒋纬国出使德国时曾随蒋百里一起受到希特勒的接见,并且在希特勒面前雄辩力挫日本特使,那也是他与希特勒的第一次见面,当时,他在希特勒面前意气风发地声称“如果日本军队大举进攻南京,南京最起码能守三个月”。眼下,蒋纬国的誓言已实现三分之二,南京之战爆发于月1日,此时是1938年2月1日,整整两个月了,日军虽然夺取了南京外延的汤山镇、龙潭镇等几个据点阵地,却未能撼动南京城分毫,战至此时,日本陆海两军都在南京战场上遭到极其巨大的、乃至前所未有的沉重损失,并且战局持续到这个时候,中国军队仍在南京战场上掌握主动权,日军几乎看不到攻占南京的希望。蒋纬国确实会做到。

跟这份电报一起来的,还有数量庞大的、包罗万象的、源源不断的德援(相对于历史上的“美援”),毕竟两个月后的4月1日,中国海岸线又要被日本海军封锁了,所以希特勒抓紧时间给蒋纬国送人员、送技术、送武器、送机器,并且规模和力度都比以前大大加强了,实际上,希特勒以前也不“小气”,他此时是从“非常大方”升级为“极其大方”。隐隐间,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似乎要把所有的赌本都押在中国的身上。保守估计,在这两个月内,德国军工业根据希特勒的命令,把超过70的产品都被送到中国(剩下的被送到西班牙战场上)。

“元首和德国对中国的雪中送炭,我们铭记在心,谢谢他,谢谢德国。”蒋纬国感激地与前来交付援助文件的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紧紧握手。

陶德曼笑了笑,笑容里有一股很特殊的含义,他看了看周围:“小蒋先生,元首派来了一位特使,希望能跟你单独会面,好好地谈谈。需要请你明白,这位特使直接代表元首本人,他的话、他的态度、他的思想,等同于元首本人要对你说的、要对你表达的、要对你阐述的。”

“哦?”蒋纬国很吃惊,“请让那位特使先生过来吧!”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蒋纬国肯定要高度重视希特勒派来的这位特使。

十五分钟后,蒋纬国在他的办公室里非常客气地招待了希特勒的特使,这位特使是一位很典型的德国长者男子,年约七旬,身材高大、精神矍铄、鹰钩鼻、两撇浓密的威廉二世式胡须,一双灰蓝色的眼睛不但炯炯有神,并且犀利深邃,举手投足间洋溢着一股学者和军人混合的特殊气质。“这位是德国科学院院长、深受元首信赖和器重的卡尔?豪斯霍费尔先生。”陶德曼显得毕恭毕敬地介绍道,他望向蒋纬国,“小蒋先生,豪斯霍费尔先生其实就是元首智囊团的团长。”

蒋纬国微笑着向豪斯霍费尔点头行礼并与之握手。

“你们慢慢谈,我先告辞了。”陶德曼笑着准备出门。

“陶德曼先生!”蒋纬国急忙叫住他,“您不留在这里,我怎么跟豪斯霍费尔先生交流?我需要您做翻译啊,我不会德语!”

“我会汉语。”豪斯霍费尔微笑着开口道,“所以,小蒋先生,我们的交流是没问题的,并且,我们接下来要商谈的是高级机密,陶德曼大使不方便在场。”

蒋纬国顿时再次吃惊了。

陶德曼离开后,蒋纬国办公室里只剩下蒋纬国和豪斯霍费尔。

蒋纬国对这个豪斯霍费尔并不太熟悉,实际上,此人绝非等闲之辈,如果说蒋百里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设计师”,那么,这个豪斯霍费尔就是“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总设计师”。豪斯霍费尔出身军旅,接受过纯粹的德意志式军事教育,学业非常优异,被认为是可以进入德军总参谋部的精英分子,以炮兵旅旅长职务参加过一战,战后一边游历世界一边不断学习,在军事学、战略学、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地质学等多领域内都有着极深的造诣,先后到过东方各国,通过自学而熟练地掌握了法语、俄语、韩语、日语以及汉语。当希特勒刚刚开始展开奋斗时,豪斯霍费尔就与之认识并结为挚友,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希特勒,成为希特勒和纳粹党的“精神导师”,掌握权力后,希特勒为报答他,委任他为德国科学院院长,将其视为自己的首席智囊。本来,希特勒极度反犹,而豪斯霍费尔的妻子、岳父都是犹太人,但希特勒特地宣布豪斯霍费尔的妻子、岳父以及他的孩子都是“荣誉雅利安人”,由此可见,希特勒对他的信赖确实是非同寻常的。在后世,豪斯霍费尔被称为“希特勒背后的人”、“在精神上创造希特勒的人”,纳粹党的二号人物、副元首鲁道夫?赫斯直接就是他的嫡系学生。

“小蒋先生...”豪斯霍费尔用一种别有含义的目光看着蒋纬国,“你此时也许感到奇怪,为什么元首派我来找你而不是找你的父亲,其实,原因是你和我们都心知肚明的。你在中国军政界里的职务虽然不高,但你的特殊身份和你目前的影响力已经让你成为中国军政界里的重要决策者,并且,我们也知道,你的国际立场是非常亲德的,可以说,你是中国高层里的第一号亲德人物、中国高层里亲德派的首脑,所以,找你的效果要远远地超过直接找你父亲。”

蒋纬国笑了笑,不置可否。

<

状态提示:第301节 德国特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