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155节 上海 4
虎等人与本田忠雄、冈本季正等人各执一词、唇枪舌剑时,蒋纬国没什么兴趣,因为他心知肚明没必要继续浪费口舌,反正过几天后国军就要拿上海的这帮小日本开刀了,跟快死的人还较什么劲?

实际上,蒋纬国并不在双方争执现场,他在隔壁房间里,因为他现在已经是著名的“抗日英雄”,因为中宣部、《中央日报》、《扫荡报》等官方宣传机构和官方喉舌媒体的大肆宣传,搞得蒋纬国“名满天下”(没办法,他的大幅照片连续好几天都是官方媒体报纸的首页头条),再加上他是蒋二公子,树大招风,如果在上海这边公然露面,确实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在日本人面前,更会带来麻烦,日本人肯定会通过蒋纬国出现在上海而进行情报推测。

这件事随即让蒋纬国吃了一惊,他吃惊的是:在民国这种没有网络、没有微博、没有朋友圈的年代,新闻传播消息却比后世还快(也许是因为“更自由”的原因)。当双方高层还在为这件事互相扯皮的时候,《申报》、《大公报》等著名报社的上海分社已经在下午紧急刊发了专门报道这起“虹桥机场事件”的号外(号外是报社为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而临时印发的新闻报纸),事件在当天中午就传遍了上海,一时间,整个上海人尽皆知,闹得沸沸扬扬。

下午两点多,上百名在沪的日本侨民聚集在虹桥机场门口,情绪激动地高呼各种口号。虽然蒋纬国跟众官兵都听不懂日语,但也差不多明白,这些日侨无非就是在抗议中国军队“滥杀无辜、乱捕乱抓”。眼下,中日两国在实质上已经是交战国、敌对国,虽然两国高层为了深层目的而“一边全力动手一边继续保持笑脸”,但两国基层民众的思维是直线的,都知道本国军队正在华北前线与对方国家的军队打得死伤无数,两国报纸从七七事变开始就在连篇累牍地报道着华北战事,虽然新闻报道的宗旨是“客观、公正、准确”,但撰写新闻内容的毕竟是人,人是有感情的,所以字里行间都会带上倾向于本国的感qíng_sè彩,自然而然,两国基层民众的爱国情感和敌对情绪早就被鼓动得极度高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虹桥机场事件肯定是不可能像正常意外事件那样处理了。

聚集在虹桥机场门口的日侨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多,增多的数量和人增多时的速度让蒋纬国有九成九把握能够肯定背后是有人在组织操控,到三点多的时候,已有千余名日侨,把虹桥机场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叽里呱啦、声嘶力竭、群情激奋地喊着各种日语口号,事态大有一发不可收拾和随时失控的趋势。“快!”杨虎闻讯后急忙命令郑洞国,“快让你的部下把枪膛里的子弹都给我退了!”

“这…”郑洞国有点迟疑,他明白杨虎的用意,但感到犹豫,因此望向蒋纬国。

“杨钧座,有必要吗?”蒋纬国不大乐意,“这里是中国国土,我们是中国军队,况且,虹桥机场不是日租界,而是我军的军事设施,是军事禁区,如果外国人冲击我国的军事禁区,我军开枪是天经地义的。”

“二公子,你别开玩笑了!”杨虎冷汗涔涔,“小不忍则乱大谋啊!军队是不能对平民开枪的!”

“那些是日本平民!”

“对啊,正因为是日本人,所以更麻烦呀!”

“万一他们强闯机场呢?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蒋纬国略微讥讽道。

“组成人墙来阻挡,顶多顶多用枪托木棍什么的,开枪是万万不行的。”杨虎焦躁不已,他知道蒋纬国可以有恃无恐,他自己是做不到的,并且,上海真出什么事,背黑锅的就是他。

蒋纬国虽然对杨虎这种“怕事作风”很不以为然,但他也知道这个时候是不能把事情闹得太大的,确实“小不忍则乱大谋”,因为地道还没挖好,现在就开战,会打乱全盘计划。打定主意后,蒋纬国对郑洞国点点头:“桂庭大哥,杨军座言之有理。”

郑洞国也点头:“嗯,我明白了。”他随后出去下达了“全体官兵退子弹”的命令。

尽管杨虎、郑洞国、蒋纬国因为不同原因而进行了忍让克制,但事与愿违,事情还是失控得一发不可收拾。当日侨们把虹口机场大门围堵得水泄不通时,越来越多的闻风出动的上海市民也朝着这边赶来,声援本国军队。虹桥机场事件已经传遍全上海,上海市民们坚信不疑这起事件又是日本人在找茬挑衅,上海日侨们则深信不疑这起事件“又是支那人在逞凶滋事”,受到战争刺激,日本民众群情激奋,中国民众同样群情激奋,陆续好几千上海市民抵达至虹口机场大门外,大部分都是热血的青年学生,也有很多同样热血爱国的市民。现场立刻笼罩在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极其浓烈的敌对气氛中,集会的日侨们和集会的中国民众列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起初各喊各的口号,然后是互相对喊口号,最后发展成互相对骂,掀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汉语日语的骂声浪潮。

“大家都冷静点!”杨虎急忙出面,对赶来的上海市民们发表讲话,“大家要相信政府!这件事,政府一定会秉公处理的…”

“杨将军!我们不能再后退!”一个男青年学生慷慨激昂地道,“不能再对日本人妥协!宋哲元将军、薛岳将军、汤恩伯将军、杜聿明将军他们已经在华北跟日本人浴血奋战,捍卫国土和国家主权,为什么我


状态提示:第155节 上海 4--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