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乱世逐流>第五十章 秋后算账(下)
经放弃了连环马战术,但编制和人员并未解散,依旧由最勇敢善战的鲜卑中低阶贵族组成。

明知道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还急吼吼的带着麾下将士去打这个打那个,吃了亏还不长记性,那不是统帅,那叫脑残。

十天之后,河东安邑的薛家堡外,旌旗猎猎,人头攒动,然而四周却万籁俱寂,悄然无声。

包括鲜卑慕容的战俘在内,包括薛家堡的常备私军在内,都汇聚到一个占地广袤的演武场四周,将这里围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大圈。

演武台上,赵川和薛强坐在“正位”,两侧人员分开站立,一边是薛家的管事和长老,私军将领,另一边则是赵川麾下大将。看上去颇有派头。

这年月的娱乐活动极为贫乏,所以赵大官人带着大军来到薛家堡,就提出双方进行一场“平等”“精彩”和“友谊第一”的活动,也就是带着“表演性质”的军事演习。

无论是流民还是俘虏,都必须观看“表演”,也就是所谓的“捧场”,于是这场近乎荒谬,却又影响深远的“演出”,就这样拉开序幕。

“薛堡主,可以开始了吧?骑术,射箭这些传统项目,不如就让薛家堡的健儿们表演一下吧,我长在长安,又住在江左一段时间,实在是没怎么见过骑马射箭,不如让在下开开眼界?”

赵川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言语中带着亲和,让人难以拒绝。

薛强点点头,对侍从吩咐道:“可以开始了。”

演武场边薛家部众的人群让开一条道,十余骑的轻骑兵队伍鱼贯而入,人人都是黑色布衫,背后一把晋国制式长弓,并未披甲。

场边另一头竖起了箭靶,这队人马飞驰而去,经过箭靶的时候,为首的骑兵手中红旗一指,十余骑兵几乎在同一时刻搭弓上弦,朝着同一个靶子射去。

那稻草人穿着布衫的靶子,便浑身扎满了箭矢,如同那刺猬一般。

“妙啊!薛堡主,你有这样一支精锐在,难怪鲜卑人奈何不了你了,我看慕容恪麾下铁军,旗下精锐顶多也就这种水准了。”

赵川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指着已经退出演武场的骑兵队伍,大加赞扬。

薛强脸上出现一丝得色,很快又恢复如初,对着赵川拱拱手道:“孩儿们疏于操练,不过尔尔,大当家真是谬赞了。”

嘴上这样说,心里可不是这样想的吧,老狐狸!

赵川心中暗自腹诽,脸上却是带着笑意,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河东,乃是四战之地,战略要冲,打仗是正常的,不打仗才是少数情况。

若是没有几把刷子,薛家能在河东这么多年而屹立不倒么?

“孟昶,你也带兄弟们上去玩玩吧,随意就行了,这又不是打仗。”赵川回过头大声对身后早已跃跃欲试的孟昶说道。

“虽然不指望你能赢,但也别输得太难看,丢我的脸啊。”当孟昶经过赵川身边的时候,某人拉着他的袖口低声警告道。

我就知道!

孟昶暗骂赵川就是传说中的“口嫌体正直”的家伙,嘴上说不在意,其实心里还是很怕输的吧?

不一会,孟昶带着多达百人的“神箭队”上去演武,毫无观赏性可言,那些箭手如同机器一般,走一个位置射一个箭靶,冰冷而精准,看得台上的薛强只皱眉的。

若是从表演上看,这种技艺毫无价值,不过换做战场就不一样了。很明显,薛家技艺高超,但都是天赋和野路子。而赵川麾下的箭手,显然是一板一眼刻苦训练而成的。

远处看不太清楚,不过薛家的下人已经悄悄告诉薛强,靶子的中箭部位非常密集,都集中在头部,这就很有看头了,和自己猜测得一样。

“唉,不成器不成器,孟昶这小子太让我失望了。”赵川心中暗爽,表面上却是一副捶足顿胸的痛苦模样。

他跟薛家的较劲,这些只是开胃菜而已,虽然无足轻重,不过不落下风的话,脸上终究是好看些。

“开始下一项吧,你觉得如何呢,大当家?”

薛强面色平静的问道。

“那就开始吧。”

下一项是步卒比拼,双方各取一百人,组成一个方阵,一直到对方没人能站起来,就算赢。

嗯,这年头很常规的比法,汉武帝那时候就流行过的。

红黑两支队伍比拼,赵川这边是红衣,薛家堡的私军是黑衣。

片刻之后,诸葛侃举起长棍,仰天长啸,已经没有一个穿黑衣的兵卒能站立起来。台上的薛强面色铁青,虽然他也猜到能在慕容恪铁军手下撑了三天没垮的军队很强,没想到自家私军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简直是被横扫!

“手下儿郎们下手没个轻重的,承让了承让了。等会我好好说下诸葛侃这混球。”

赵川依旧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谦逊的对薛强拱拱手。

接下来是斗将!

两晋到隋唐时期,军阀混战不断,十几万人以上的大战比较少,但万人级别的战斗却是呈现直接上升的趋势,导致两军之间战将相搏成为常态。

输的一方,或是长期不愿斗将龟缩的一方,对士气影响极大。

薛强看到刚才步卒比拼当中出场的诸葛侃,一棍将薛家私军中武艺较好的一位战将横扫在地,便再也看不下去了。

他拱手对赵川说道:“大当家,在下身体不适,想回去休息,这就告辞了吧。”

呵呵,这就想走了吗?

赵川嘴角微微勾起,


状态提示:第五十章 秋后算账(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